為改善馬祖外島地區數位無線電視收訊,行政院新聞局斥資八百餘萬元,在東引建設轉播站機房及鐵塔,配合南竿牛背嶺現有的發射站,訊號將可傳遞至四鄉五島大多數的角落。馬祖地區也能獲得收看數位電視,不但提供給民眾另一選擇,也有助於彌平數位落差,加速資訊化社會的建立。
「數位化」就是把音樂、電話、電視等聲光產生的「類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現今一般的家庭電視即是類比電視,其畫面信號屬連續性的變化,而數位電視是將畫面信號經過數位處理,變成一連串的數據資料,再傳送到各家戶,也就是把「類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的電視播送系統。一般電視傳遞的類比訊號,容易因氣候、地形遠近,而受到干擾而扭曲、失真,而數位訊號接收能力不會因傳訊距離而改變,可避免這些雜訊,維持原有訊號的乾淨完整。數位電視,不僅帶來高品質的電視廣播,也可增加節目的頻道,未來與資訊網路結合,將產生更多樣化的視音資訊廣播服務。
電視數位化,從經濟效益來看,服務內容呈現更多元化。多元化的節目,藉由分眾化、專業性的區隔,導正各電視台為追逐收視率,趨向製作一窩風,節目高同質性,品質粗俗、低劣的情況。「數位電視普及化、數位頻道多元化、數位內容優質化、數位落差極小」的願景下,將可加速資訊化社會的建立,提升民眾的生活水準。
電視機是否能收看數位電視頻道的關鍵,在於是否具有數位電視接收器,且符合無線數位電視的技術規格。一般消費者對數位電視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因此,政府在加速推動數位電視普及之同時,亦將致力照顧數位電視專業常識不足的弱勢消費者,加強宣導數位電視相關知識外,並補助低收入家庭購置數位機上盒,以照顧弱勢民眾的收視權益。
邁入資訊化時代,資訊力等同競爭力,城鄉的數位落差,可能加劇城鄉發展的不均衡。雖然近年來政府已投入相當的資源,於縮短城鄉的數位落差,但各區域與城鄉間仍存在明顯的數位落差。今年年底轉播站能夠完成啟用,將有效縮短數位落差,讓偏遠及離島地區民眾亦能充分享受到數位時代的來臨。
迎接數位電視來臨
- 200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