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不好 公務人員更該敬業

  • 2009-10-05
 這幾年受到金融風暴及大環境不佳影響,連續好幾季的不景氣,讓民間各行各業都是縮緊褲帶,唯有公務員一枝獨秀,今年高普考還創下史上最高報名人數及最低錄取率,年底的基層特考可預見的也是大爆滿,在大家擠破頭想進公部門的同時,有幸成為公務員的人們,是否該多加自我反省,要懂得珍惜這份職業,更要努力與敬業,才不愧對國家俸祿、贏回公務員的尊嚴。
 不景氣造成的影響及風波,可說是四處延燒,連帶公務體系也受到媒體與社會的高度檢視,可從最近的台灣新聞報導中發現,只要某單位的公務員一出包,馬上就是連續的大放送,全民指責,被關切的單位主管只好「揮淚斬馬謖」,像之前一位台灣書記官就因為酒後鬧警局,被媒體踢爆後遭停職處分,顯見公務員的一舉一動,是受到多麼高標準的檢視。
 反觀馬祖地區,因為人數少,人際關係重疊交錯,形成公務體系與民間體系可說已「密不可分」,但這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可便於聯繫溝通,讓難關得以順利解決,而不需要透過僵硬、緩慢的行政體系處理,當然也要注意到尺度的拿捏,該走的行政程序仍不可免,這也是最基本的本份要求。
 公務體系也因為人際關係的重疊性高,這並非不行,而是該避免讓這股力量,成為讓自己不求上進的損點,而所能展現的,就是靠自己的優秀表現,來贏得社會大眾肯定。
 身為公僕,領的是人民的納稅錢,在自己的家園做事,等於是幫自己的母親做事,不論是資淺或資深的,都要認真處理、執行及開發地方的公共事務。外界有聲音,歸咎其原因,就是很多民眾都反映公務員做事的態度,還有連自己該做好的份內事情都沒做好,要民眾如何能有好感,礙於對方可能是自家人或是親朋好友而隱忍不說,長久下來,只會造成不佳的風氣,叫民眾怎能不心疼。
 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意即不管身在政府還是民間,首要工作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相關領域的知識及技術連結起來,才能慢慢建立自己的權威,而不是能混則混,濫也是一天、好也是一天這種要不得的心態;畢竟公務員的表現,大家都用放大鏡在看,不好的表現只會被人笑、被人質疑,連帶整個單位形象被影響,只有用心、敬業,才能讓自己的公職生涯掛上尊嚴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