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各地都在重視門面經濟的同時,以觀光立縣的馬祖更要做好門面觀光,這裡所指的門面是馬祖給人的第一印象,包括了機場、碼頭、觀光區的入口意象及所有管理區的基礎設施工程,甚至是與觀光客直接接觸的第一線人員;門面不是做表面功夫,應該是精緻內涵的極致呈現。本次議會總質詢時,不少議員關心到馬祖的門面是好事,期盼未來各方能在馬祖的門面建設上多加著眼,這樣才能提升整體的競爭力。
根據媒體報導,亞洲許多開發中國家為了提升競爭力,最近都在擲重金建機場、蓋碼頭,這些重大的交通建設不僅僅是運輸的基本功能,更強調其外在美,主要原因是所謂的機場、碼頭門面已經是可以創造另類經濟的重要指標。最近幾年世界各地機場的運量評比,被列為各國積極爭取的經濟指標,規模大、功能全、外觀造型獨特、強調綠能環保等,都在建設考慮之列。
機場、碼頭是馬祖最重要的門面,這方面的建設過去可能以運能為主要考量,往往忽視了功能與門面,規劃時缺乏前瞻性,才會導致日後不斷的修改或重建。地方各界越來越重視門面是好事一件,因為如果連門面都不能做好,想要有更精緻的內涵,是更加不容易的。持續的建設是馬祖各界現階段努力的目標,我們的關心重視要付諸行動,從構想概念到行銷創意的落實,每一步都在考驗與檢驗我們的能耐。
這幾年馬祖各島都在大力的建設,感覺各島都是工地,建設之前必有破壞是可以接受的,但務期破壞是有價值,且成果改變是令人期待的,如果能掌握這個原則,願景的達成依然可期。地區的門面建設當然有再加強的地方,不論是機場、碼頭,還是景區規劃,要在符合馬祖整體質感的大前提,做大膽的突破,要用內涵本質吸引觀光客的到來,用亮麗的門面讓人有驚喜的感覺。
馬祖觀光發展上的最大資源與潛力就是所謂在地的資源,這些資源有出於自然,也有來自人為,這也是世界各地觀光吸引力的兩大主軸,在自然方面我們只要堅守低度開發的原則即可,但在人為的部份就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以最近剛完成開光的媽祖巨神像為例,這是充份結合在地特色的人為建設,但也能創造世界第一,相信也能達到吸引觀光客的目標。
不論是大小建設都要重視門面,這是未來縣鄉建設與觀光主管部門都要用心面對的,在世界觀光潮流中,什麼樣的地方能有吸引力,是必須透過人為的開發與包裝,做門面絕對不是做表面,更應該解釋為整體品質的呈現。
加強基礎建設 做好門面觀光
- 20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