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綠色消費

  • 2009-11-01
 「活的自在、吃的健康」是追求優質生活的必要條件,但現代工業的汙染與有害食品的威脅,讓我們食不下嚥,聞之色變,因此選擇無汙染、無公害,且有助於健康的綠色產品,成為現代生活的新主張,綠色消費逐漸成為一種時尚。而且,隨著能源耗竭、全球暖化等環境問題的產生影響,為降低環境負荷、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優質生活環境,人人若能夠從日常生活中改變消費習性,秉持「消費輕鬆做,環保好利多」觀念,並落實生活做環保,則將促使環境大大的改善。
 綠色消費,係指消費者選購產品時,考量到產品對生態環境的衝擊,而選擇對環境傷害較少、甚至是有利的商品,其範圍涵蓋了產品的生產、運輸、行銷、丟棄過程、回收程度,以及產品包裝內含物。一般而言,即使不確定產品本身的「綠色」性,大部份的消費者都能接受減少購買過度使用難以回收或過度包裝的產品。至於像高冷蔬菜或高山茶的種植,由於在山區中施灑農藥與砍伐樹木,所造成的生態破壞和水土流失,遠大於平地的農作區,亦不符合綠色消費的理念。而像吃檳榔乍看之下只會危害個人健康的消費,但由於大量種植檳榔樹,容易削弱山林水土涵養的能力,表層土壤容易流失,甚至可能引發土石流,因此也都違反了綠色消費的準則。綠色消費運動最主要的理念,是藉由消費者積極進行綠色消費行為,來引導、改變廠商的生產、銷售特性,而減少地球的汙染負荷,也減少住家附近的垃圾問題。
 綠色消費不是「消費(消耗)綠色」。若以為綠色消費就是吃天然食品、穿天然原料的服裝、開著休旅車到原始森林旅遊等等,那可就問題大了!若只是從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發,而不去考慮對共有環境的保護,是違背了綠色消費的初衷。
 大家或許要問,如何應用在實際面呢?其實只要我們可以選擇購買較為環保的產品,例如省電燈泡、省水龍頭及再生紙等產品,或是標示有環保標章或節能標章的產品,抵制購買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環境汙染的商品,就可以使得我們在使用這些產品的過程中,減少伴隨產生的發電汙染、水資源耗用、廢棄物汙染等環境破壞。
 綠色消費觀更新了人們以往只關心個人消費,很少關心社會生活環境利益的傳統消費觀,認為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消費利益是不可取的。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適度節制消費,避免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崇尚自然和保護生態,不但是一種消費行為,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綠色消費不只為維護個人健康,也為保護地球環境,實現人們對綠色生活的想望,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不但讓您荷包節省許多不必要的支出,同時可減少汙染,並有益於個人與家人的健康,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