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東西,是別人搬不走的,馬祖在旅遊大門打開之後,除致力於交通改善、景點闢建、活動開發外,各地配合觀光的節慶、社區改造及傳統產業也都在做,希望搭上觀光列車,為聚落帶來新的生命力;不過,我們還要再去發現特色,或是在既有的資源中充份再利用。
社區改造經過十多年的開墾、耕耘,各聚落型塑不同樣貌已見雛型,但是張力還是不足,固然受內、外在諸多不確定的變數,但是要把變數克服,多去啟動與發現。
啟動就是不停歇,過去的事務或活動,多為「由上而下」,社區、聚落的事一定要靠「由下而上」才能走得長、走得久。
除了「由下而上」,也是「居民參與」、「社區自主」,以日本造町做了四十年才顯現具體成果,所以大家要持續去做。
啟動的涵意,即每日都在動,從內到外,由小到老,把自己生活的家園中最有特色、最有趣、最有故事性的物件、產品、史料統統搬出,型塑出自己的品牌。
以津沙為例,最近一家古厝民宿開張,如果沒有社造,就不能有民宿的產生及自釀老酒的復活。
發現就是新的生命,不論是故事或是物品都是一個動力,賦予它新的元素,把它製造成一個特殊性、唯一的東西。
過去在貧困年代,泥土路改為水泥路,大家就很高興,這就是所謂「社區建設」,其實這些都只是基礎工程建設,所以稱之為「基礎社區」,馬祖早期美援、救總,農復會補助建設,可稱之為「農復會社區」。如今,社區總體營造推動,我們把每個社區、聚落不同的特色秀出來,以在地的特色,公領域的酒、除了釀酒、賣酒之外,馬祖酒廠也應規劃馬酒博物館,做起來馬酒絕對是加分,而不是每次遊團來只帶到八八坑道看窖藏,應該延伸至博物館領略馬酒歷程。民間領域的範圍更大,每一個東西,跟台灣都不一樣,不能外移,別人也搬不走。
說馬祖之美,那是外貌,要穿透遊客心靈底層的讚美,除了外部山海景色外,內層的聚落特色,才是馬祖有力的所在。
啟動與發現在地的特色
- 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