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婚禮菜色可以再簡化

  • 2009-12-17
 本月馬祖新增幾對新人,四鄉五島的親友同感歡喜,但是喜慶之餘,我們也發現婚禮的內容可以再調整。地方傳統,婚喪喜慶,一定要儘量隆重,最實惠的價格,讓親友們享受最高檔的服務,也是物資不寬裕的小島最高的待客之道。身為賓客,我們備感溫馨,只是居於節約資源的立場,說幾句話。
 其實,地區婚禮,不論是儀式還是餐點,都有年輕一輩嘗試簡化,一方面汲取傳統婚禮的精神,一方面也力求簡單、隆重。去年有些甚至以古禮迎娶,但是在廳堂佈置還有宴席上,都看得出儉約的用心。
 我們不是說豪華的婚禮不好,而是婚禮重要的是內在而不是外在。儀式怎麼改變,總是凸顯我華人婚禮的四種精神,第一是提醒家庭倫理、第二是宣告一對男女互相擁有主權,第三,則是對新人與新家庭的祝福,最後則是分享結婚的喜悅。換言之,只要能彰顯以上精神,都是成功的婚禮。
 所以,重點在內涵而不在誇飾,在精神而不在鋪張。而且地區雖然小康之家甚多,大多數人還是兢兢業業的公教同仁,為了豪華的婚喪喜慶,一擲百萬,還是一大負擔,縱然賓客以紅包貼補,有些仍不敷所需。
 而且從保護地球的觀點,越少複雜的菜餚,就越能節省烹調、生產這些食物所消耗的能源。為張羅山珍海味,宴客的餐廳難免要從台灣、大陸等地運來材料,燃油就耗費多少;加上大多吃不完、不打包,耗費的能源,顯然運用並沒有效率。
 我們建議,菜色不必寒酸,但儘量用馬祖本地容易獲得的材料,時蔬、海鮮也能變身佳餚,折衷搭配,可以有全雞、蹄膀與佛跳牆等菜色,在簡約與豐盛上做平衡。儀式方面,如地區喪禮已逐漸省去「食硬飯」等習俗,送禮和布置也可以選環保材料,重點裝置就好,以原有建築物如教堂、文物館的美為根基。
 當我們節省資源,重視婚禮的內涵而非外在,參與者一樣能感到幸福,地球環境也更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