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路面開挖 減少民怨

  • 2009-12-24
 縣長楊綏生上任以來積極傾聽民意,經常有民眾透過議員表示,請做好工地管理,不要讓道路一再開挖,坑坑疤疤影響人車安全,也影響交通便利。在民意與縣府的雙重監督之下,最近工地的交通動線維持已明顯改善,也較少有砂石、材料佔據路面的情況,這樣的嚴謹,希望不僅是一時,也能長長久久。
 平心而論,馬祖寬頻管道、汙水下水道與電信、電力等管線工程,確有其實際需要,每一項都關係現代化生活的便利;不過,馬祖幅員狹小,四鄉五島同時有多處工地,難免給人施工頻繁的印象;道路開挖會影響交通也是必然的,民眾的心情,政府與廠商必須理解。
 為了讓民眾不僅享有完工後的果實,也享有便捷、安全的交通,我們呼籲工程相關部門必須做到幾點。第一、是各單位要有通暢的橫向聯繫,並統籌成整體的施工規劃。換言之,不要像少數縣市,各局做各局的工程,同一個局的工程能做到齊挖齊補,不同局接下來挖就管不到了,這種現象馬祖有在改進,我們希望能夠加快。
 第二、是交通動線的維持要澈底。其實地區各個工程,都有提報相關的交通維持計畫書,能百分之百執行,才是交通順暢的關鍵。在地方府會與民眾、廠商的努力下,情況與時俱進,不過我們認為有改善的空間。
 第三、是開挖之前必須和民眾充分溝通。所謂充分溝通的意思,不僅是開一場說明會,寥寥無幾的村民聽講就算數,應該網路、第四台跑馬燈多管齊下,尤其在網站瀏覽發達的馬祖,其實可以用說明稿的方式點出可能會影響交通,誠摯、溫和地表達,運用網路允許讀者和作者互動的特性,讓民眾感受政府的真誠,進而支持施工,甚至即時反映施工的問題。
 楊縣長勘察仁愛、復興村工地後發表系列談話,強調各單位做好橫向協調,工程也要分輕重緩急,確實依合約施作與工地管理,種種表示,傳達縣府的用心;能不能讓鄉親感受到?有關單位要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