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撤軍的反思

  • 2010-01-07
 日前有媒體報導,國軍高層正研擬戰略規劃,可能將金門、馬祖改為訓練基地,駐軍規模縮減;有鄉親是強烈反彈,認為已經生意難做,還要撤軍,等於是斷了做阿兵哥生意的活路。更有鄉親擔心,擔任軍方雇員的家人工作不保,希望國家以金馬民眾生計為重。
 對此衝擊,我們認為國家基於戰略考量,調整駐軍,必須做整體思考,然而「民為邦本」,基本民生的保障與軍中雇員的權益,仍然要加以維護;可是更重要的是地區整體服務業、商業的升級與轉型,才能在時代的變遷中掌握優勢。
 不可否認,軍事科技突飛猛進,兩岸可能的武力交鋒型態,已不完全是大兵團外島決戰,共軍的武器投射能力、空襲能力,也逐漸穿透外島火網,朝台灣重要目標邁進。因此,國軍的兵力部署也已經有所調整。從幾次公開的報導可以看出,金門、馬祖的兵力已分別縮減到一萬人、四千人,但不含東引等戰略要地。
 馬祖也受此影響,戰地政務以來,仰賴阿兵哥消費的各種服務業,都呈現衰退,除了餐飲業據報導還有公教市場維繫。一些地區服務業者和從業人員希望,儘可能不再裁軍,最好增兵,並以政策誘導其在馬祖消費。
 然而國軍要固守的地方不是只有馬祖,戰略考量並非單一,在變局難以挽回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再故步自封,反而要有所突破。多次來馬演講的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說,馬祖要勇敢面對競爭。努力讓商品優質、服務貼心、價格親民,並提供目標客群所期待的「感覺」,顧客自然源源不斷。
 從7-Eleven與一些地區餐飲業的成功,我們發現不靠軍公教零星消費或大額採購,也有地區業者闖出生機。許多常去馬祖7-Eleven 消費的旅馬人士指出,這間店受歡迎,是因為服務親切、商品新穎、眾多而且均一價,更重要的是傳達都市流行的感覺,所有的服務流程和內容都有台灣上級派員檢驗,因此能保持穩定。
 而一些地區小吃店更是以學生都負擔的起的價格,推出優惠組合,或者以口碑菜掌握老饕的胃,其他對手歇業之際,他們可大發利市。
 總歸一句,要突破,才有出路。依賴駐軍消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讓我們在追求政府保障之餘,從根本創新服務、精進服務品質,贏得消費者的心,在交通改善之前,我們才有能力掌握既有的客源;交通改善之後,才有條件迎接更廣大的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