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邁進二十一世紀,隨諸國際間的競爭趨勢愈為激烈,無論先進國家,或開發中國家,均致力於社會環境的改善與人民素質的提升。但是,近年來社會急速朝向自由、民主、多元與開放發展,在急速變遷中也產生一些怪現象,例如:人民自我意識高漲,要權不要責;競逐私利者眾、關心公益者寡;樂於指責政府的不是,吝於反省自己的疏失;脫序而不協調,為私而不為公,顯見公民意識、責任感、公德心、公民德性、公共精神等嚴重不足。公民素養就是促使公民形成和具備現代社會所應有的涵養,所以,馬祖在努力追求繁榮進步過程中,必須要同時重視公民素養的提升,這塊土地、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更好。
民主機制運作逐漸成熟,主權在民觀念深植人心,但人民的民主素養仍嫌不足。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事件層出不窮;眾人以私利為優先,公益兩字擺旁邊,公共建設淪為財團、民代利益的競逐場,部分人將私民的特性發揮到極致。強調「民主」結果,卻忽視法治精神,最後反而演變為許多假民主之名,行觸法律之實的不良發展。幾十年來,人民的努力造就了高度的經濟發展,但隨著社會日漸富裕,也發生了許多貪婪投機的問題,如不適時導正將更形惡化。
近年來,馬祖社會也愈來愈多元與自由開放,尤其政治民主化的結果,對於政治層面的參與過於熱衷,社會傳統思想被世俗價值觀取代,理性有序的生活型態逐漸被「一切憑感覺」的氛圍籠罩,放任不斷滋生。
地方要進步,社會要進步,必須要推廣教育,提升公民道德素養。對於人民來說,希望國家安定發展、政治清明,就必須培養基本的政治常識與興趣,秉持良知透過參與選舉,選擇好的人來替百姓作改變,冷漠或是湊熱鬧心態並無法改變現況,甚至得一起承擔惡果。對於國家來說,希望政治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就必須教育人民、提升公民素養、激勵人民自動自發精神;政治良心、政治常識的缺乏,跟公民素養息息相關。因此,當非出於禮教與道德的驅使,苟且之心就跑了出來,大家害怕卻容忍惡霸繼續橫行社會,厭惡卻接受黑金繼續存在,渴望正義公義卻讓不肖人士顛倒黑白!
很多人不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社會行走的軌跡,而當我們認為本身所做的任何事都無法改變什麼時,其實就失去了行動的驅策力。今天,可能有很高比例的人覺得做什都沒有用,所以什麼都不必做。如果對周遭環境採取的是「保持距離」、「不作為」的態度,如何期待這個社會會變得更好。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個人實踐、政府部門以身作則,公民素養的理念與作為,才會真正表現在日常生活上。
提升公民素養
- 201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