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酒廠改善的第一步

  • 2010-01-23
 期待馬祖酒廠成為馬祖金雞母,但要馬兒跑也要讓馬兒吃草!金門酒廠一再擴廠,甚至投資廈門建廠,更投入大批現代化生產設備,讓產能大幅提高,不惜重金吸納人才,反觀馬祖酒廠,不但數十年如一日的不變,廠房、設施老舊,人員聘用長期淪為酬庸,要馬祖酒廠成為金雞母當然是空談。
 日前縣府聘請管理界學者專家前往馬酒進行企業健診,可以看出馬祖酒廠確有極大改善的空間,酒廠員工其實非常辛苦,老舊的廠房,味道四溢的環境,所有釀酒過程中都有賴員工的手工作業,好聽來說是遵循古法,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邁向現代化的痕跡。
 生產、銷售、管理是緊密相連,彼此互相影響,不是單方面改善可以應付的,馬酒難道不想找大明星周潤發來當代言人,但一年五千萬營收如何支應,因此馬酒改善的第一步,就必須從基礎做起,給予酒廠好的生產環境與人才,用科學化方式管理,從專業上去考量,一切以營收為目標。
 馬祖酒廠的改善絕對可以做到,前年營收五千八百餘萬,去年在新的總經理上任後,在採購端及瓶裝做些修改,營收就提高到七千一百多萬,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因此馬祖酒廠覺得是一個值得地方政府投資的生產事業。
 要保持一定的品質,也要有穩定的環境與作業程序,目前馬祖酒廠無論在釀造過程或是儲存的狀況,都是以人工方式,實在缺乏科學化管理程序;另外,廠房的老舊,不但員工工作環境不佳,沒有穩定的空調,發霉的牆面,隨著四季變化的溫濕度,對於釀酒品質的穩定也是一大傷害。
 在品管方面,沒有有效的管理方式或者標準作業流程,僅用人工目視,對於未來市場擴大後,面對強勢消費者質疑,將會是莫大的傷害;沒有專業的銷售人才,讓馬酒在面臨與經銷公司的談判都屈居弱勢,無法拿下有利的銷售條件。
 金門高粱是不折不扣的「超級金雞母」,過去五年平均銷售金額達一百零二億元,更是金門縣財政與縣民社會福利之來源,馬祖酒廠也是馬祖唯一的金雞母,購置新臺馬輪、島際交通船、地方重大建設等,都必須仰賴中央補助,如果金雞母爭氣,我們未來的發展,自然不能同日而語。當然,我們要馬兒好就要給馬兒吃草,給馬酒好的生產環境及專業的人才,是地方政府改善馬酒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