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 2010-01-28
 一年一度的國清週二十五日於南竿率先展開,軍民合作展現高度效率,街頭的大型廢棄物一件一件消失;原本個人難以處理的事情,齊心協力,也能解決,這次大清理是最好的明證。
 不過,有合作就有摩擦,從清運時觀察的現象,略做幾點建議。
 第一、清運是大家的事,環境清潔成果由大家所共享,每個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應該略盡心力。清潔隊穿梭其中,人丁單薄,難免成效有限,這時居民主動幫忙,搭配阿兵哥的力量,更能加快速度。
 換言之,清運不是個人的事,也不是清潔隊或阿兵哥的事。我們既然共同生活,就不應該以一家的角度來思考,而是以全體軍民幸福、整體環境的角度來思考。人在職場,會希望同事共同分擔責任,在家裡、在村莊清理環境,也何嘗不是如此。用體貼自己的心,來體恤所有參與清運的軍民,共同出力,才能夠打造一個整潔的馬祖環境。
 有人說,可是我繳稅了,清潔隊和軍人的薪水有我的納稅錢,為何不能叫他做就好?這種說法看似有理,但是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各項社會福利與臺馬機票、船票補助,何嘗不是全國人民的稅金所供給的呢?我們拒絕付出,又怎麼對得起間接付這些錢給我們的鄉親,怎麼對得起間接付這些錢給我們的軍人呢?
 讓我們用一種感恩的態度,看待周圍的公共服務,軍人與清潔隊的清運不是偶然,而是全體人民付出,國家因此出資辦理的措施;不是巧合,也絕非理所當然。
 第二,清運除了需要人力資源,也需要足夠的空地暫時堆置;既然成果由大家所共享、人力由大家所支付,其它所需的資源也是如此。重申前言,既然享權利,也要盡義務,想要共同居住的環境清潔,卻不願意自家門口附近暫時堆放,是有欠公允的行為,自掃門前雪,殊不可取。
 最後,我們還需要一顆僕人的心,來為整體環境、鄉親服務;從主人的心,計較自己付出多少,倒不如謙虛、勤奮,看待周遭主人的需要;心懷感恩,謙卑付出,馬祖會因我們而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