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國小要不要併校?要不要改設為公立幼兒園?南竿鄉幼兒園到底要設在何處?這些問題的解答全部都在縣府教育局最近剛完成的一項普查問卷當中,超過五成的人都要求南竿鄉幼兒園要設在介壽,理由是交通方便及離家或工作地點較近,因此這樣的結果,也讓教育主管單位理解民意之所在,即便仁愛設立幼兒園是一個選項,卻不是一項多數人的選擇。
馬祖各島都有小校學生不足的問題,因此多少年來都存著併校的議題討論,在前任縣長拍板定案任內不進行任何併校動作後,各校各自發展特色學校的優點,許多小校甚至出現學生人數增加的現象,以仁愛國小為例,夾在兩間大校中間,但分析其學生來源,仍有三分之二來自其他村莊,而非最近的鐵板村。
一島只有一校沒有併校討論的空間,因此爭議就存在人口最密集的南竿鄉,正因為如此,縣府教育局在去年底,針對南竿鄉家中有0-6歲幼兒的家長,進行一項「連江縣南竿鄉幼托整合問卷調查」,而這項調查是普查,即針對家中有幼兒的每一個家庭進行調查,而這些家長正是現在或是未來南竿鄉幼兒園的參與者。
問卷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您認為南竿鄉公立幼兒園應設在何處?」,一百八十位回答問卷者中超過五成的人選擇介壽,選擇仁愛的為二成,維持現狀的為百分之七點八,另行覓地獨立設置幼兒園為一成八。
贊成南竿鄉公立幼兒園設置在介壽的理由,主要為交通方便、離家或工作地點近、園區較大;另外贊成設在仁愛的理由主要則為環境單純、外來干擾少,以及可以促進該區發展。很清楚的從問卷中看出,為孩子選擇幼兒園家長的主要考量為何,一項成功的政策,一定要依循民意而定,畢竟那是多數人的選擇。
既然現階段沒有併校可能性,更沒有設置獨立幼兒園可能性,仁愛國小目前重新進行教室整建,就不應該受到外界的質疑。教育局長邱金寶便表示,給予學生安全的學習環境,是教育主管單位的責任,不管今天學校是幾個人,只要學校有學生上課,就必須保障學生的安全,仁愛老教室是危樓,的確有改建的必要,而新建24間教室,絕對可以符合需求,未來也可以提供多元化利用。
而介壽附幼腹地不足及教室的問題,目前也是教育單位正在規劃修建的部分,預計明年起,將現有的附幼所在地進行拆除改建,暫時轉移到大禮堂正對面一排教室上課,而介壽也正考慮繼續收購附近土地,未來擴建附幼腹地,讓孩子的活動空間增加。
一項政策的執行必須要有所依據,坊間討論或人云亦云都很簡單,但執政單位卻要有所憑藉,才能大刀闊斧的撥下經費。經過科學化的尋求民意後,幼兒園的設置似乎介壽仍是首選,那接下來的問題就很單純,讓仁愛國小及介壽附幼都擁有安全無虞的上課環境,再來努力擴大介壽附幼專業獨立的腹地,有清楚的目標,讓行政單位做得也容易,而用科學化方式進行政策評估,讓政策與民意更貼近,絕對值得稱許。
南竿鄉公立幼兒園設在何處?民調解答
- 201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