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經營地方節慶活動

  • 2010-02-28
 今天是元宵節,馬祖列島各鄉都有熱鬧擺暝廟會活動。元宵節是接續春節歡樂氣氛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慶,全台各縣市無不抓住這個機會盛大舉辦燈會,跳脫傳統的窠臼,以創新的元素與包裝進行城市行銷,吸引遊客創造商機。一連串迎神廟會活動,貫穿馬祖的整個新春期間,獨特的「擺暝」活動,儼然已經是馬祖慶元宵的主題特色,營造出大異其趣的特殊民俗風情。
 以節慶活動帶動城市行銷效益,近年來在全球各大城市如雨後春筍般,一個接一個舉行。例如南美巴西森巴舞、西班牙奔牛節、德國啤酒節等等,都是廣為世人所熟知的例子。在國內台灣,從北到南許多縣市鄉鎮,近年來年年舉辦燈會或具地方色彩的節慶活動,並透過積極的宣傳行銷打響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遊客造訪,創造商機。
 尋找地方特色,結合產業文化並加以行銷推廣,成為台灣近年來許多縣市政府、地方社區積極發展與振興地方經濟的主要策略,其具體實踐就是各地上演一個接著一個的節慶活動。馬祖沒有例外,近年來也是積極行銷馬祖慶元宵「擺暝」活動,甚至推出媽祖文化祭活動,藉由宗教信仰的魅力吸引國人的注意,打開馬祖能見度,促進馬祖觀光發展。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文化特性,愈是在地化的文化產業,越具有地方依存性及地方特色。就行銷或品牌的經營角度上來看,包裝或推廣地方歷史文化、古蹟遺產等有形特色,這樣的工作顯得輕鬆許多,然而,如果是包裝地方特色文化,就顯得難度比較高。所以,若要凸顯與別處不同,操作策略就不能停留在目前習慣的包裝及行銷等方式上,重新從提升「在地」的內涵及特色,引進創意人才共同經營與規劃。
 在地方節慶逐漸商業化與刻意運作下,我們不能忘記了「地方」的真正價值。地方的真正價值在於讓地方的住民,凝聚對於土地的認同與力量,有了珍視與尊重,方能強化其地域識別與自明性,也才能夠真正深化地方文化的集體想像與認同。
 從「地方」出發的節慶活動,確實是吸引外在目光的好生意,但是歷經這麼多年的操作後,也要面對著力於「在地文化」深度與厚度的培植,呈現更紮根、更多元的地方智慧。地方特色結合社區力量,讓地方節慶活動逐步成為更具發展能量的在地文化創意產業,同時注入文化創意的精髓,才能賦予節慶活動的生命力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