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是馬祖未來要面臨的問題,小班小校是馬祖許多地區學校的現況,教育當局對於是否要併校沒有決定權,這個政策性決定,要一縣之長拍板定案。目前僅北竿試辦的教育資源整合政策,大體上不能說是成功的,老師覺得跑來跑去不方便,學生也覺得沒有歸屬感,到最後教育資源整合,就變成以藝能活動與大型教育活動為主,也就是一起辦活動或競賽。
學校小一定要併校嗎?這個不是肯定的,大體上外界的討論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小校增加競爭性,對於學生的學習是好的;第二種資源重複投入,單單蓋校、行政資源就必須有兩套,資源分散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夠。
幾年前併校的議題被提出,但沒能實施,主政者有很多考量,後來又以資源整合取代併校,操作的過程不甚順暢,每次的檢討會議,都有解決不完的問題,交通問題、營養午餐的問題、老師還有其他課程要上、學生沒有融入感等等,總而言之,就是教育資源整合的效果不明顯。
教育資源整合必須建立在無私的基礎上,也要有魄力的政策執行力,更必須是人與資源的合流,以馬祖各校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若要進行資源整合,可以朝向補助各校單一重點發展,例如某校以英語教學為主,給予充足的英語師資及視聽設備,某校為音樂教學重點學校,配置大型音樂教室,裡面有充足的各式樂器,老師不需移動,而學生可以全年在適當的課程排定情況下,統一到這個教室上課,學生使用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桌椅,才不會有無法融入的感覺,而師資與資源更可以發揮到最佳狀態。
但這個理想的狀況,實施起來並不容易,大體上學校都有本位主義,別人以海洋教育為主軸,另一校也想申請補助買兩艘獨木舟,而無法資源共同利用,或者單一活動燒陶,也想買一個燒陶的爐,但任何器材總是經常有人使用,才會累積經驗,增加使用效率,重點是互相利用,而不要你有我也要有,資源稀釋後自然有所不足。
以現在老舊教室整建而言,就教育當局的立場,是危樓就要整建,給予孩子安全的學習環境,責無旁貸,但一間學校五十人,要花費二千萬進行教室整建,就不免讓人覺得,如果把所有整建經費集中,也許可以建造一個完善、資源配備齊全的綜合教學大樓,給予學生更完善的學習環境。
馬祖教育資源整合的難題
- 201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