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地區向來以民風淳樸、治安良好著稱,曾幾何時名聲慢慢淡化,到現在反是漸漸蒙塵,不僅人心貪婪,連帶最不能碰的毒品也沾上邊,我們支持檢警調嚴格執法,該辦就要辦,總比落到被對岸抓起來判死刑好的多,也顯示毒品真的是一丁點都碰不得,不然想要再回頭,實在太困難。
馬祖早年因實施戰地政務,雖離對岸僅十公里,但卻有著屬於「兩個世界」的隔閡感;而自從兩岸關係和緩以來,由於馬祖地理環境和語言文化背景與對岸福州馬尾相似,加上「小三通」定期航班的轉運日趨熱絡,雙方經貿往來與旅遊日益頻繁,就有不法分子藉機利用某些鄉親生活落魄潦倒,慫恿從事毒品夾帶運輸工作,在利益驅使之下鋌而走險,甚至因此賠上性命,實在是很不值。
確實,地區毒品現況與地緣有很大的關係,列島面臨大陸閩江口、連江口、羅源灣,距大陸福州馬尾港不到20浬,各島與大陸距離均極接近,高登島最接近僅隔9.25公里,海上漁貨交易盛行,大陸漁船常離岸作業,發生多起重大毒品走私,成為治安隱憂。除對岸之外,小三通也是一大管道,且九十七年開放全民小三通後,經由馬祖福澳港出入境者人數遽增六成,而兩岸跨境犯罪亦隨之頻繁,尤其走私毒品入境案件更是未曾斷絕,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及財產之安全。
根據警方分析,毒品犯罪屬隱密性犯罪,一旦成癮就難以戒絕,地區部份青年染此惡習,在有心犯罪集團慫恿之下,協助夾帶毒品赴台,越陷越深;同時因地區開放觀光,每年旅客量日益增多,出入分子亦趨複雜,致使部份不法份子結合私梟,利用廣闊的海域及與大陸地區臨近之地利之便,以馬祖地區作為毒品交易轉運站。
走私毒品可是萬國公罪,所以相關單位也要加強兩岸共同打擊毒品犯罪機制,在日常業務聯繫間,與大陸邊防單位建立良好溝通管道,常藉此瞭解臺籍人士在大陸福建之犯罪情資及毒品犯罪的脈絡,強化與大陸福建警方的聯繫,共同合作瓦解毒品犯罪集團。
雖然相關單位全力掃毒,但最重要的還是民眾自己的自制力,只要不碰毒、不染毒,不與販毒份子接觸,毒品自然不會上身,只要馬祖在地的「需求」減少,毒販的歪腦筋自然不會動到馬祖來。
所以,言而總之,毒品是否會氾濫此問題,要問的還是民眾自己本身,可以許多知名明星因染毒而失去舞台為借鏡,讓青少年知道染上毒癮的下場有多可怕,而且可能因此而毀了一輩子,如此才有足夠的力道,讓馬祖年輕一輩不會輕易觸碰這道人生的警戒線。
毒品是人生的警戒線
- 201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