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獅子市場的改建

  • 2010-03-19
 馬祖南竿最熱鬧、遊客喜歡嘗試道地美食的地方,就是已經使用三十年的介壽獅子市場。雖然曾在2002年進行二樓整建,以及零星的外圍遮雨棚、天花板維修等工程,但主體建築卻是一個已經老舊不堪,而且還是海砂屋的高度危險建築,加速改建傳統市場,給鄉親一個乾淨明亮的購物環境,是一件必要工作。
 臺北市政府陸續進行傳統市場的改建,當然有的失敗、有的成功,成功在於讓民眾享有更乾淨清爽的購物環境,失敗的是喪失原有的傳統市場特色,而讓過去的人潮消失,也因此讓傳統市場式微,這些都可以作為地方改建市場的參考與殷鑑。
 馬祖南竿傳統市場沒有別的選擇,只有一個獅子市場,每天上午九時前都有著絡繹不絕的人潮,不管是賣菜、買菜或是吃早餐的人,都讓市場充滿著蓬勃的朝氣;而許多來到馬祖的觀光客;也會起個大早,聞香前往市場尋找道地特色美食,許多美味小吃,也是馬祖重要的觀光特色。
 介壽獅子市場是個海砂建築,也已經使用超過三十年,主管單位不是不想重新整建,幾次的溝通會議中,都面臨土地的問題,土地權屬沒有辦法釐清,讓整體改建的計畫一再延宕,這似乎是一件相當無奈的事。
 改建傳統市場可能可以創造馬祖新的商業生機,除了傳統攤位保存外,是否可以上午是市場,晚上是夜市,讓本來期待晚間飲食有更多選擇的鄉親及觀光客,有另一個可能的去處。夜市議題曾經討論很久,並沒有一個適當的空間,也擔心沒有顧客,若公營市場在改建後提供完善明亮的環境規劃,南竿這一個夜市夢想,可能可以重生。
 要改建傳統市場,要突破的困難不少,除了解決土地問題外,還要找到改建預算,另外原本攤販,在改建期間何去何從,而興建傳統市場藍圖也必須合乎未來發展需求,種種的困難都需要主管單位,用最大的用心、認真的努力去實踐。看著一棟棟新建或即將興建的公務單位,像是南竿鄉公所、建設局、監理所、文化局、商會、工會等,一棟比一棟大,一棟比一棟美輪美奐,但與民眾使用最密切的市場改建,卻始終原地踏步,期待一個乾淨明亮安全的購物環境,應該不是一件遙遙無期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