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店是旅遊一大品牌

  • 2010-03-23
 在地小吃是一個區域旅遊的招牌,也是代表地方旅遊品牌,現在不單是在地住民是主要客源外,散客也是開發招徠對象,所以對外來旅客也好、在地食客也好,在觀感、品味、衛生、服務方面都需要再提升。
 一位遷居馬祖消費者反映地方小吃店的品味和觀感,其實他不是苛責,而是店家在服務上給顧客的感覺不好,尤以山隴是遊客必到之處,對馬祖整體觀光形象不佳。我們正面看問題,消費者是有所期待,地方小吃業者除了在料理、賣場衛生外,服務品質的確更待升級。
 地方餐飲的經營型態近年已有轉換,隨著消費族群對象及消費觀念的改變,不得不升級。從玩到吃,是旅遊兩大訴求,不論南、北口味,在地味永遠是主菜,傳統食物、點心等料理,近年已漸漸端上食桌,除了具地方特色之外,也是旅遊行程加分。
 業者在忙碌之際,服務品質、賣場環境、食材衛生鮮度、碗筷使用等都要加以注意;再者,價位也要合理,讓大家都能接受。在食材風味方面,酒糟、海鮮等是健康佳餚,可先分一般、中等價位,料理酒糟大餐,從飯至菜全由酒糟料理,可供一般散客自我選擇。
 地方風味餐的調製,的確在來源上有困難之外,花樣變化上也有難處,不過,我們也要破除大魚、大肉的觀念,必須以特色餐為主菜,再搭配一般家常菜,讓遊客有不一樣的感受與飽足感,近年如本地菜餚、在地特色套餐、簡餐等都端上桌,這就是變化的開始。
 從紅(酒糟)到黃(地瓜),皆屬生產食材,傳統的菜餚料理,不見得是要大菜,現今人們飲食均以口味、少量、特色為取向,我們可以在肉、魚及海鮮品做變化,如鹹肉、魚干或醃漬品做料理搭配,可以讓遊客感受不一樣風味 。
 由風味餐的起步,至各方的研討開發及嘗試,在菜單內容上已多元,業者也花心思在開發,這也是特色招牌一塊塊串起來,在未來還有極大的升級空間。馬祖在地傳統美食,其實就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食,任何地方要發展觀光,吃的內容絕對不能馬虎,其實真正能抓住觀光客的胃,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那怕只是小吃型態,它能滿足外地遊客的好奇心,也可能成為旅遊行程中值得回味的一項。
 生意,就是要生出好的主意,服務品質可以馬上強化,也是一個主意,為自己的店加分,把傳統食材加入更多的變化及創意是很受歡迎的,再搭配適當的用餐環境,精緻的美食有加乘加倍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