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村落的遊憩休閒處

  • 2010-03-31
 古厝也好、古道也罷,只要你去找她,就算荒煙蔓草覆蓋、淹沒,她會永遠在等你,也就是人到最後還是擁抱傳統的快樂。最近從福澳社區發展協會結合多元就業方案人員找回祖先古道,再到北竿村落整頓家園,使得沉寂一陣的聚落凝聚力、行動力再起,我們希望這股熱力要保持恆溫狀態,不因外在因素而冷卻。
不管,現今開山鑿洞或是架橋而過,都是循祖先的路線,過去因受限機具無法突圍,但是他們走過的足跡是經驗的傳承與指引,也是豐藏著歷史故事,值得我們去尋找、靠近,找回兒時的記憶。
 在地方自治之後,住民興起尋找周遭的古蹟、舊景、原貌,是一種內心深層的觸動,而且不僅是村落過往丰華再現,賦予新的生命力,也可豐富旅遊的內涵。其實,遊客出遊,除了領略著名景點或山海之外,更想走入聚落,接近在地常民生活步調。
 古蹟、舊景、原貌是沉寂的,或是封存的,歷經歲月的流逝,它被人們所遺忘,但是將它拉回現代生活中,給予注入新的元素,其魅力更是不可擋,並可為地方增添遊憩資源。
 現今觀光事業主打的是在地特色,也就是流行的知性之旅,馬祖除了戰地色彩之外,本土文化歷史資產,也是永續經營的最大本錢,因此,紮根本土,永續關懷,也是裁軍之後發展旅遊的最大利基。
 在都市化中,終日忙碌、焦燥生活,人們會逃離水泥叢林,踏入自然原味,尋找原始風貌;因此,旅遊是暫時紓解身心的良劑,馬祖在觀光大門開放之後,正可依此發展,開闢古道路線,提供旅遊休閒的需求。
 近年,民間新興力量崛起,社區意識的凝聚,各島村落社區協會成立是推動改造的最主要推手;尤以這兩年成長最快,動力也最強,這顆活力種籽散播各鄉,交互激盪,如同星星火花在各地燃起新的希望。
 或許是過程,社區在一股熱度之後會逐漸冷卻,這是最大隱憂;往往在開出、開墾之後停下腳步,後續的經營、維護、管理出現問題;固然經費是主要關鍵,但非絕對,而是在於推動作業缺乏完整規劃,所以在推動之前,先要思考未來的永續方向;我們寄望社協、村長、住民一起努力,不分彼此,共同為村落旅遊產業加分。
 從前交通不發達,大家到他村都叫做「去過山」,意指越過山頭,走最近的路線,如大浦魚路古道、福澳至青檀澳、福澳至牛角六間排皆是;現今雖安靜地在蔓草中,但她不會異動,而移動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