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遊程概念 才能抓到遊客的心

  • 2010-05-04
 在現代繁華喧囂生活之後,人們追求擁抱的是簡潔平靜的步調,離島馬祖正符合這股取向的需求,一是沒有過度的開發,二是沒有高度的污染,三是沒有強度的壓力,不但是適合旅遊另一種選項,也是適合現代人所謂「長住」的嚮往。
 旅遊旺季開跑,我們嘗試探討一下地方團遊遊程區塊的安排,也希望大家提供意見,更期待旅遊業試圖做改變,說不定有更好的效果。一般來說,團遊的遊程安排都有一套固定的版本,通常變化不大。我們建議在今年旅遊旺季先做一些行程改變外,同時在觀念上、作法上要有新的概念。
 台灣飯店教父嚴長壽在「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上說,觀光客的演進成長大致可分3個階段的成長,第1階段「走馬看花」、第2階段「深度旅遊」、第3階段「無期無為」(我所看見的未來)。由此,瞭解到觀光客的品味及心靈需求也已隨著社會文明和旅遊經驗而改變,不同的人、不同需求、不同期待,尋找心中最底層的觸動與感動。
 現今不少觀光客在旅遊行程中,以休閒為一選項。隨著旅遊觀念及風氣改變,現在不少人出遊,除行李簡單化外,休閒、運動服已成為主要衣物,一則穿著輕便,二來可收休閒之效果;同時,愛好或有運動習慣者常攜帶網球拍、單車及慢跑鞋等,利用晨間、夜晚空檔時間,活動一下筋骨;有的自由行遊客甚至不走行程,完全是以休閒健身為目的。這種旅遊人口近年越來越多,未來也是一個趨勢。
 按固定版本,從下飛機到晚餐結束,一般都在跑行程,景點排得滿滿的,次日一早起床,在吃完早餐後又接著趕行程然後搭機賦歸,其實對遊客而言,是一種很大負擔。至於景點,南竿也是從天后宮、媽祖巨神像、津沙聚落、民俗文物館、酒廠這樣一路看過來,北海坑道、馬管處遊客服務中心則視潮水而定。我們建議,除了可以安排夏季夜間、清晨慢走、散步行程之外,海線景區觀景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時可以嘗試與地方特產合作DIY活動,都是很好的改變策略。
 在遊程中,不斷上車、下車是較不理想的安排,馬祖路程短,不必為車程煩惱,要思考的是現代人出遊心理需求,除了休閒之外,學習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價值。最後,旅遊業不論在食、住、行等方面,都要有「新」的概念,才能抓住遊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