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改革都是新的活性酵母,在變革期就會伴隨陣痛期,也會有不同的意見、聲音;其實,這就像是正常拔河的過程,只要用心、用力,歡呼的掌聲會在最後響起。
隨著內外環境變革,經濟生計的衝擊,以及旅遊開發後的空中交通不穩定、海運運輸無法滿足未來需求,這些重大的提振、改善或是改變、變革計畫,的確是現階段亟待推動的作為,以利未來馬祖競爭力的升級。
馬祖在體制變革之後,出路、發展、競爭力有巨大轉折,但是也要有重大轉換;其間有艱辛,不過,我們面對未來轉型,還有一段路要走,心情、思維也要轉彎、轉化,也才是變革後向前的動力。
大環境的變化,必須面對、接受,我們不能改變它,而要調整、改變自己的思維,尤以現代潮流脈動瞬息萬變,大家再流連過去的窠臼或是傳統保護傘,而無法跳脫舊式框架,則永遠陷入等待的迷思。
大家訴求著悲情,也是常情;如今,大家已有共識,並展現一股向前、向上的熱情,希望地方更好、更有作為、更有競爭力,使馬祖家園能夠安居樂業,我們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就業環境,這也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大家處在改變期,必定有所轉折,都得經歷陣痛及適應過程,而在此時此刻,要揮走憂慮、徬徨、觀望的心情,必須以積極、堅定的態度,為地方發展尋找新的生機。不能再停格在消極等待、觀望、怨嘆,如此只會消耗、削弱內在的力量。
金馬體制變易之後,人民意識抬頭,在民主社會中,最珍貴、最可愛的地方就是聲音多元,當然多元社會有多元意見或聲音,才能促使進步、升級,往這個方向去思考,反而是一件好事,對事物的思考過程會更周延。
為了改善馬祖交通,修正購建新臺馬輪計畫、辦理馬祖北竿機場擴建及跑道延伸規劃,以及請中央補助購建航行東引—南竿及莒光—南竿新島際交通船各一艘;交通突破、改善雖非一蹴可幾,但至少有新轉變的思維、新起步的轉彎。
改變、改革都有陣痛期
- 20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