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解決環境小問題 為在地旅遊加分

  • 2010-05-13
 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地方,可能對地區觀光帶來重大影響。曾經有日本觀光客來馬,對於戰地景觀是十分滿意,對閩東建築和地道的馬祖美食也回味無窮,但是對少數公廁的清潔就不敢恭維,所以,觀光服務設施,我們要小處著手,大處著眼。
 各村一連串「小問題」,要求改善,其中包括了馬港清輝樓前的廣場汙水、傳統水溝阻塞,與清水到梅石路段崎嶇不平,還有規模微小的環境問題,有待各方共同清理、維護。
 以馬港清輝樓前的汙水為例,旺季時觀光團幾乎必到的是馬港天后宮,清輝樓廣場成為必經之地,觀光客風塵僕僕地來馬祖,瞻仰媽祖的莊嚴,突然聞見異味、眼裡看見汙水,觀感不一定好。工務部門已前往會勘,並納入下一波汙水接管評估,環保單位也已掌握狀況。
 水溝阻塞是地區長久以來的問題,在汙水下水道工程普遍接管之後,已大規模改善。雨、汙水分流使家庭汙水不會進入雨水溝,露天吸引蚊蠅,散發惡臭,但是有極少數的地區仍未完成接管,或者因為家庭的雨、汙水管線屬於傳統類型,不在公共工程的施工範圍,排入汙水下水道,還是雨、汙不分。這些接管有待改進之處,有些位於人口集中地帶,觀光客也經常聚集之地。
 清水到梅石路段,尤其是教會前到建設局新大樓段,主要幹道路面是破損不堪,因工程頻繁所導致,公所也允諾爭取納入改善範圍。主要道路人車密集,如果做得好,全鄉甚至遊客都看的見。
 馬祖的門面不僅在港口、機場,也在每一個我們生活的角落,讓我們攜手同心,關注我們生活的環境,自發性地清潔、維護,需要協助清理、建設的地方也要隨時反映,供相關部門知悉掌握,對轄區環境積極維護,興建與管理、清潔與維護並行,希望我們的島嶼在居民與遊客眼中都是一樣美麗。
 當大家共同為旅遊環境營造之同時,各家戶也要配合做好自己門前的清理,多餘的物品該丟的就丟,擺飾的盆景也要維護,給大家一個好的視覺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