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馬祖生活美學運動

  • 2010-05-14
 由文建會自97年開始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預計五年內投入20億預算,希望能運用藝術思維和手段,建構國民社會美學的基礎,以改善台灣目前生活環境的狀況,以美感、創意、愛與關懷來提昇台灣的競爭實力。
 馬祖近來可以明顯感受到生活美學計畫帶給我們生活上的藝術享受,文化局配合文建會生活美學運動,相繼舉辦名人講座、社區營造、藝術活動等,讓過去接觸藝術文化非常不易的馬祖,開始可以就地的參加藝文活動,即便這樣的機會仍然不算多。
 面對21世紀的來臨,美感、創意、愛與關懷是台灣未來最重要的競爭力。如何營造良好的生活文化環境,提昇民眾生活美感素養,讓國人驕傲而自在欣喜地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是刻不容緩的課題。因此,文建會率先提出「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希冀運用藝術思維和手段,建構國民社會美學基礎,並創造源源活水的藝術美學,發展優雅的藝術環境。
 在短期目標上,提昇美感素養,使國人及地方政府開始重視生活美學理念;規劃設置國際級地標藝術,使民眾得以親近藝術,培養國人對藝術的認識及美學素養;中期目標則為建立生活美學論述,培育各領域美學種子,使大眾深刻體認公民的美感責任;引領城市及藝術團體,共同創造藝術空間,藉由策展、討論及參與等,內化為居民的美學自覺意識,台灣社會全體進入一個全新的生命體驗階段,成為具備美感與倫理的社會結構;長期目標就是希望喚起文化公民意識,形成審美共同體,藉由培育、議題、事件、空間或主題性策展,讓它自然發生,以創造優質美學環境,提昇城市觀光效益。
 說的當然比做的容易,生活美學簡單的說是創造民眾良好的生活文化環境,一個發展中國家積極推動經濟發展,但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民眾,更希望擁有良好的生活空間,是不是一個幸福生活的城市,來自民眾的自我感受,馬祖簡單純樸的生活,更需要擁有多元豐沛的文化藝術生活。
 在工作之餘,過去的鄉親習慣打麻將、種菜、看電視、擺龍門陣,現在我們更希望民眾走出家庭,參與社區生活,但公共資源提供什麼樣的文化環境,讓民眾可以有所選擇,讓生活美學真正融入生活,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好山好水好無聊,這是過去對馬祖的批評,打造馬祖假日休閒活動,讓更多的公共資源活化,不間斷的大小藝文活動,社區環境的城市美化,建構每一位馬祖民眾擁有生活美學的生活態度,相信馬祖一定會是個幸福生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