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馬祖 樂業待創造

  • 2010-05-25
 從台灣北二高走山,到梅雨鋒面豪雨,台灣都是災情不斷,不少鄉親看到場景,都認為生活在台灣意外災害太多,有時不是人力所能預測;而生活在馬祖真的很幸福;這也是事實,不過,大家要共同珍惜、維護這片土地、環境,由生態的保護,到和諧的維護,你我從心做起外,樂業的創造是我們共同思考的課題。
 不管您走到那裡,或身在何處,都熬不住故鄉對您的呼喚;在空中交通啟用,台馬間距離縮短之後,對鄉親來說,故鄉馬祖是安居之地,不單單是年長的鄉親愛回馬祖,連年輕的遊子,也會喜歡住在自己家園。
 由於外部環境轉變,地方自治之後,島嶼經濟型態起了變化,原有的生計結構,隨著國軍裁減受到重大衝擊,而開放旅遊因受限空運等條件及觀光產業尚未齊備,無法填補真空,致使民間商業萎縮。再者,兩岸小三通雖搶先開啟,過去因中央意識型態所致,政策未予明確,金馬口岸的中轉平台也無法搭起,兩岸經貿商圈難以成形,對民間經濟發展並未注入利基。
在轉型期的階段,觀光旅遊及兩岸通航上,地方亟力尋求突破、創新,希望給予民眾新的出口,但因中央財政緊縮及兩岸政策並未對離島全開,致使金馬地方推動倍感艱辛,民間收益未實質獲益,就業還是不易。
 我們期待的是,中央要跟日本學習,要有國土延伸的概念,對離島不要口惠而實不至,運用金馬在兩岸區位優勢,小三通如黃岐-北竿間免稅特區,一則提振離島經濟,二來拉大小三通利基。再者,重視馬祖空中交通及海運交通便捷、舒適的改善,全力規劃機場起降能量升級,以及補足新臺馬客貨輪的建購費用,給予金、馬齊頭並進的發展,澈底解決離島現有的困境。
 海、空運改善及兩岸小三通全開,創造金馬民間財富,以離島區位,往返台灣、大陸是便捷之道,對住民而言,是安居之地也是樂業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