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馬祖求知慾正濃。縣府各個局室和外包機構都展開多種研習,包括社造中心的地方觀察員培訓、縣府文化局的名人講座,還有假日陶情、夏日爵士饗宴,都帶給鄉親藝文的體驗與刺激,也為無形的文化與社會觀察打下基礎。而建設局承辦的「馬祖紅了」訓練,也針對地區商業、服務業和旅遊從業人員展開知識「大地震」,用創新的經營與服務觀念,取代靠阿兵哥度日的舊思維;還有衛生局和教育局的許多活動,都吸引鄉親前往學習,讓馬祖的夜晚有朗朗書聲。
從地區所舉辦的學習與進修活動中,我們發現幾個現象:比較受歡迎的活動通常是競爭性、趣味性較高,或者有贈品,譬如衛生局的「健康上籃」、教育局的元旦升旗健走;實作型的課程也頗受地區家庭歡迎,如區漁會的家政班、清水社區發展協會所辦的拼布教學,如果有實地體驗、結合旅遊與實作的學習更受歡迎,如勞委會補助的工會堆高機課程,以及商會的赴台觀摩。但是,有「回家作業」的課程就引起一些學員抗拒了。
如果把以上大大小小的活動都視為「教學活動」,讓我們姑且把參加的鄉親視為「學生」,各個年齡層的學習者,對甚麼樣的題材、對甚麼樣的教學方式有興趣,其實都有差別,如何掌握他們的興趣,恐怕是連教育的博士論文都不能完全解答。我們只能從前人學者的經驗中發現,喜歡趣味、喜歡有成就感、希望獲得獎勵,是學習的重要動機。
健康上籃等活動之所以抓住地區青年的心,某種程度可能是因為它的趣味性,哪個球隊最強?哪個球員最厲害?也成為鄉親茶餘飯後的話題,參與其中的隊員也和觀戰的親友分享成就感與球場征戰的種種感動;當然,活動的T恤也成為居民索取的目標。
光從一個案例來看未免膚淺,我們從文化局近來最受歡迎的夏日爵士饗宴,由中正文化中心指導,請來愛樂電台的當家DJ沈鴻元來馬分享爵士樂, 歐美爵士樂在全球聽眾間已經有輕鬆、娛樂的名聲,相較於古典樂,給人感覺沒那麼古板,加上主持人的超人氣、美聲和深入淺出的講解,名曲賞析,換得滿堂彩。整個活動,受訪學員們的共通印象是沒壓力、音樂好聽又能懂(爵士樂)很多。建設局的「馬祖紅了」訓練,則有學員是衝著赴台觀摩的機會與淺顯的行銷課程而來。
我們不是教學的專業,暫且略舉數端,作為主辦單位辦理學習活動的參考,每個參加者的背後都有動機,就如同每個學生對課堂能學到甚麼、體驗甚麼也有所期待,掌握這些期待,適度加以滿足,也許就掌握了活動成功的鑰匙。
五月天 學習天
- 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