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馬祖交通 中央態度應更積極

  • 2010-06-12
 總統馬英九日前視察馬祖防務,在聽取連江縣政府爭取採購三體快輪簡報時說了一句話:「非常樂意協助馬祖改善交通」,總統從台北市長任內就開始對馬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直到現在當了總統,馬祖多年來一直爭取的交通改善問題,馬總統應該也不陌生;不論是海是空,馬祖的交通改善確實是要等馬總統的一句話;因為長久以來,交通部對馬祖海空交通改善一直是採保守態度與策略,以致於現在碼頭不像碼頭、機場不像機場。總統及其重要幕僚若能深切體認交通改善不是只解決馬祖人行的問題,而是馬祖永續生存的契機,那麼,應該要以更積極,甚至強烈的態度來面對。
 交通改善是馬祖各界多年來一直爭取的目標,現在連江縣政府把爭取三體快輪視為馬祖交通改善的二次革命,走過一次革命的艱辛階段,馬祖上上下下應該都不難體認到,沒有中央的支持與地方的共識,任何建設計畫是很難實現的。以馬祖機場興建與改善可以看出中央態度是何等的保守,南竿機場規劃時,竟然就先設定為目視機場,北竿機場也是從早期的軍用跑道花了十六年的時間「七修八改」才有現在的規模,兩座跛腳機場根本沒解決交通問題,中央很多官員還口口聲聲說馬祖一個縣有兩個機場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企圖為當年錯誤的政策找台階下。如果當初決策者有先見之明,有宏觀的建設思維,現在馬祖的空中交通不會是如此亂象。
 海空交通是馬祖發展的命脈,這一點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共識,中央更是責無旁貸;去年,民航局局長李龍文在馬祖說了一句話,機場改善是民航局應該要做的事,怎麼會有地方政府委託顧問公司做機場改善評估的事情。若中央每個部會首長都能有這種主動積極的態度,面對馬祖的各項建設,就能更深入了解到馬祖的問題在那裡,以及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馬總統對馬祖有一份特殊的情感,而馬祖人對馬總統也有一份特別的期待,五十多年來,馬祖扮演了捍衛台海安定的重要角色,要設法回饋外島軍民也是馬總統經常在公開場合說的一句話,各界認為馬總統是一位很尊重體制與行政程序的人,但馬祖建設長期落後台灣本島,說真的,沒有中央的「特別照顧」,各方面的建設很難有所謂「突飛猛進」的效果。馬祖的海空交通改善與任何建設都要有提升競爭力的思維,中央乃至於地方各界若不能從長遠角度看待,發展之力將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