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人很悶,台灣司法體系少數成員涉嫌收賄,因為俗語說「司法就像皇后的貞操,不容懷疑」,但現在法界少數的驚天連環爆,讓大家懷疑這個社會,還有什麼能夠相信?這些已經有終身保障卻毫不自愛的法界害群之馬,可說是人神共憤。我們認為,公務人員已經相當優渥,實在不該再做些貪贓枉法之事,各單位對於少數品行不佳的人員也要嚴加管束,甚至直接請他走路,才能避免因為幾顆老鼠屎,弄臭了整鍋粥。
受到大環境不佳影響,讓民間各行各業都是縮緊褲帶,唯有公務員一枝獨秀,今年的初等考及高普考,更連續創下最高報名人數及最低錄取率,想幹這行真的不容易;而有幸成為公務員,努力與敬業是最基本的,也要多加自我約束及嚴格要求,維持公務員形象,才不愧對國家俸祿。
台灣公務體系這幾年也受到媒體與社會的高規格檢視,大家可以發現,近年只要公職體系一出包,新聞是馬上連續大放送,然後就是全民指責,被關切的單位主管就會被懲處或被迫調職,顯見公務員的一舉一動,是受到多麼高標準的檢視;但從最近的司法界風暴來看,可以發現,品德才是能夠勝任的重要條件,唯有清廉自持、守正不阿,方能樹立司法的公信度,只可惜台灣的司法,已被這些收賄又關說的法官,弄得是烏煙瘴氣,也讓人民對司法的信任與耐性是消耗殆盡。
國內有品德的公務人員,都是以公利為出發點,奉獻自己、改革社會,而無品德的公務人員則全憑私利行事。馬祖環境單純,公務體系也潔身自愛,這是傳統風氣;然而在公職體系裡,欠缺主動積極精神,尤以社會環境變化快速,人民的期待更甚於前,諸多事不能等首長開口才做,大家要在法令範圍內開創性的思考,走在人民前面,為地方做事。
身為公僕,領的是人民的納稅錢,在自己的家園做事,等於是幫自己的母親做事,不論是資淺或資深的都要認真執行公共事務。
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不管身在政府還是民間,首要工作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相關領域的知識及技術連結起來,才能慢慢建立自己的權威,畢竟公務員的表現,大家都用放大鏡在看,只有用心、敬業、用高標準自我檢視、嚴格自我要求,才能讓公職生涯有尊嚴。
談台灣公務人員品德
- 201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