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捕到岸上去!本報昨根據觀光客目擊披露,大陸漁民登島以刺網圍捕島上梅花鹿,當時正好海巡船隻經過,漁民放棄捕捉並跳船逃逸,並將船隻藏匿,最後仍然被海巡找到並帶回處置。此類似事件,再度凸顯大坵島仍待海岸巡規劃進駐。
大坵的狀況,本報曾報導多次大陸漁民登島事件,從最小的家具至最大的怪手都被解體。海岸巡及地方警方曾為了類似事件登島瞭解,甚至裝設監視器等措施,我們仍希望下一步先落實岸巡先入駐大坵,成立一個分隊,是最有效的遏阻之策。
我們建議現階段有效的方式,就是先進駐海巡人力、艦艇,駐紮在橋仔成立海巡分隊,可就近有效地執行驅離、管制任務。除此之外,各島都應成立民間海上守望隊,負責海上監控、通報、巡邏工作,發現有越區違規的大陸漁船,即予通報海岸巡,再予啟動驅離工作。這樣規劃不但可收到驅離之效,也可增加民間就業機會。再者,僱請民間人力、漁船,在費用上也比較合符實際。
南、北竿海域雖鄰近,船隻可快速到達,海巡隊駐紮南竿,遇有狀況可及時處理;其實,這種思考是掉入傳統框框。海上不比陸地,從啟航到行進再到目的地,大陸漁船早已撤離,甚至跟海巡玩「躲貓貓」遊戲,你來他跑、你走他來,長此下去不是辦法,且易形成防守最大缺口。
北竿高登、大小坵、三連嶼是「黃金三角」,大陸漁船除越區捕撈之外,連放在橋仔澳口外的網具也被竊奪,讓在地漁民無法出海,網具遭竊,等於生計工具被摧毀,出海是白忙一場。
大陸漁船民越界、登島,長期以來就是給他們太多遐想空間,只要我們做好防護、驅離、管理工作,讓他們沒有任何迴旋轉變空間,相信狀況會有很大改變。
大坵,也是未來馬祖新樂園,海防安全要先做好,安全區塊有待海岸巡之作為;至於休閒島走向是由地方共同思考、規劃、投入,再形成一個集體意識,開發成馬祖純度假的旅遊勝地。
大陸漁民請止步 海岸巡要出手
- 201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