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提升的力量來自家校共同努力

  • 2010-09-04
 地區各級學校陸續開學,各校也在開學初,密集的召開家長委員會及班親會,北竿地區家長意識到,近年來國中基測成績普遍不理想,對於如何整體提升學生課業的精進表達不同的看法。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學校教育的方向也跟著朝多元化轉變,但萬變不離本宗,學校仍應在強化教師專業知識及素養方向多加重視,而學生成績不理想絕對不只是學校的責任,家長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決問題先從知道問題開始,從國小階段就要開始基礎紮根工作,現在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課程日趨多元,學業成績不是唯一要重視的,但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終被檢驗的標的。而現在的教育非常重視家校之間的合作,因為教育是百年樹人的神聖工作,更是厚植國力的百年大計,憲法對於教育有諸多的保障,包括政府教育預算編列的比例與教職人員待遇等,足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升整體競爭力光靠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家長自覺與自發的參與孩子教育,也有關鍵性的影響。
 北竿地區近年來學測成績偏低是事實,當然有很多主客觀因素,像是學生補習管道不如南竿本島等,若要真正去歸屬責任問題是沒有多大意義,教育是一種良心事業,我們的老師與家長學生如果都盡力了,成績好不好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國中小教育是連貫性的,如何透過家校之間密集與良性的互動找到孩子的弱點是很好的建議,北竿三校可以思考多點觀察與評鑑,找到學習的弱點並予以加強是可以做到的。
 提升學生學習成果,在學校方面要從重視教學精進做起,國小的通材教育應朝專科教育方向規劃,學校在進用新老師時必須考慮各分科老師人力配置,適才適所,換句話說是師資陣容要完整。有了專業師資,還要有專業的熱忱與素養,才能把教育的工作扮演好;每個行業都有職業道德,教職更要嚴守,而熱忱是從事教職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有了熱忱就能多點付出,學生就能多點收穫,怎麼收穫怎麼栽,這是不變的道理。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千萬不能有教育是學校工作的不正確想法,就以學生上網咖為例,學校能做的是在宣導這個區塊,而孩子課後活動家長要監控;在學習方面,學生很多家庭作業需要家長的參與。老師與家長是相輔相成,大家都用心就能找到孩子學習的弱點,就能給孩子多點指導與教育;成長是學習成果的累積,不論是品格教育、學校教育都不能心存馬虎,因為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