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運創意多元性、在地性

  • 2010-09-12
 99年縣運會開幕閃亮登場,在兩個半小時節目中幾乎沒有冷場,也有很多創意,值得讚賞,在過程中也有待加強之處,希望下次會更好;同時,我們更期待全民參與更多,大家一起融入這場屬於地方的嘉年華會。
 這場開幕盛會是成功的,從開始到結束,參與的觀眾少有中途離席,非常難得,足見節目安排緊湊,而且每一個節目都不冗長,連致詞都很簡短,主辦單位時間控制很好,這些好的例子要保留下來。
 這場開幕值得讚賞的是創造了諸多先例,如來自各鄉、各校的選手代表隊以各種方式向大家展現,花蛤、獨木舟、舞龍、舞獅、孩仔、獨輪車都紛紛出籠,將鄉村招牌,以及學校特色教學向現場觀眾呈現,非常具有創意,比過去制式化的運動員進場來的有生氣、有品牌,也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更立下地方有創意概念化的集體開始。
 煙火施放效果也是歷年最有看頭,主辦單位有要求,廠商就會做得更好,今年不論施放數、圖形及效果,觀眾看後都說很好;其實,兩年一次讓鄉親近距離體驗一下煙火繽紛燦爛的震撼及感動,政府花點巧思及經費也是值得。
 再者,表演節目都是大家熟悉的如大鼓、蛙人操、元極舞、電音孩仔等精簡演出,時間也都分配很好,因現在觀眾、聽眾最怕冗長,除非新鮮震撼。國標舞引人注目,加秀一次亦可讓人回味。至於,商請年輕歌手演唱,對地方青少年是一個訴求,有它的價值。
 好還要更好,我們希望在縣運檢討會上,主辦單位除賽事、生活管理作檢討之外,針對重頭戲開幕典禮也要作檢視,那裡需重視、加強。我們建議以下:
 我們縣運以全民參與為訴求,未來如何號召更多的鄉親到現場感染縣運氛圍是首要任務,怎樣吸引他們參加,以何種誘因,值得再規劃思考。
 賽程除基本項目外,鄉村之間的拔河比賽、躲避球賽可以考慮,在開幕典禮後加入拔河總決賽,祖孫趣味、親子比賽等也可做個選項。
 再說,開募典禮選手代表隊進場方式,可以比照今年模式以多樣化展現,類似嘉年華會熱鬧登場,各鄉以自己特色招牌物及治鄉成果品、各校以自己特色教學創意入場展示傳達,其他如仁愛國小學生跟家長一起進場的例子就非常好,而且很有意義,我們希望下屆每所小學代表隊都帶著爸爸、媽媽手牽手步入會場,也代表著傳承、溫馨。
 至於,節目表演部份,我們試著在下一屆添加在地唱歌好手,如翁玉峰兄妹、王建華校長等,相信以他們知名度、歌聲可以吸納更多地方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