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節慶文化觀光化

  • 2010-09-28
 馬祖秋慶-鐵板燒塔節形成馬祖重要的慶典活動之一,近年來地方辦理的文化節慶活動不少,像是媽祖系列的文化節、昇天祭、元宵擺暝及燒塔節、老酒節等,打造屬於馬祖的節慶文化特色,再看國內縣市辦理相關活動作法及行銷經驗,值得借鏡。
 台灣文化節慶以振興地方產業行銷策略,節慶活動為地方帶來觀光人潮與經濟效應。馬祖辦理文化節慶活動,即結合地方文化或產業特色、創造愉悅打動人心及不可取代性,近年來在各地以「節」、「季」、「祭」、「博覽會」為名的藝文活動,如雨後春筍般輪番上演,馬祖元宵擺暝、燒塔、老酒節對來自台灣或其他地方的旅客,有著深入探究的吸引力,成為馬祖觀光重要特產的潛力。
 馬祖在旅遊知名度打開之後,旅遊旺、淡季界限也已逐漸拉近,反而入秋之後的遊團客源較穩定,未來除了拉長旅遊熱季之外,再拉大秋遊市場,亦是值得思考開發的一個區塊。
 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拉長旅遊旺季的市場,讓遊團從年頭走到年尾,沒有所謂旺季、淡季,只是在暑假時間,人潮多一點而已。拉長旅遊熱季,尤以團遊為主,需要的是交通運輸、餐飲、住宿及旅行社的合作,推出秋季優惠配套,以吸引更多族群的腳步。
 再來是季節主題性活動的舉辦,近年活動的數量,也等於是過去的總和,幾乎是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盛會;活動要宣傳,也要創意,以當地現有資源做為出發,比較叫座,如民間習俗、傳統節慶以及獨有資源。以民間習俗而言,傳統婚嫁扛轎頗為看好,可加以規劃重現場景,如拍鑼食酒、接頓、迎娶隊伍、洞房戲等,讓團遊感受馬祖婚嫁的趣味與涵意。
 以傳統節慶來說,除元宵擺暝是每年不可缺的重頭戲之外,北竿的扛乩更具獨特,端節的三角型鹼粽製作、風味也是一個噱頭,還有民間補庫、食福等情境、場景,可讓遊客有不一樣的感覺。以獨有資源方面,如寒冬野菊、豆梨、紅花石蒜、百合等均可舉辦「油菊季」、「豆梨季」、「紅花石蒜季」等活動;還有三月山蒜(野蔥)也是具有賣點。另外,「山芙蓉季」,也可搭配芙蓉藥酒推出,亦有它的市場。
 馬祖節慶文化活動目前可以看出的問題,仍在於各界參與能量不足,民眾自發力量還要再強化,能在社區生根才有永續的力量;另外行銷再加強,讓遊客的面孔更多,觀光能量才會充足。
 對外活動則必須有更長期與縝密的規劃,以觀光客的倍增做為目標,固然做起來會有壓力,但總是一個目標,逐項逐年的把它加起來,讓馬祖觀光熱力四射,給遊客留下串串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