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一詞近日成為民間輿論焦點,雖然感覺很遙遠,其實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因為在我們的積極作為下,馬祖與金門的戰地文化,都已被文建會列入台灣申請世界遺產的十七個潛力點之一;我們要肯定文化局執行此項攸關馬祖前景的艱難工作,只要能夠成為世界遺產,都能吸引大量觀光客前往一遊,旅客人數都是倍數成長,而現在兩岸關係和緩,只要對岸沒意見及其他阻力的排除,因為依其申請及審查程序,我們所欠缺的,只是來自在地的了解與支持,只要民間及社區的大家願意積極發聲,形成共識與願景,馬祖戰地文化要成為世界遺產,就非遙不可及的事。
保存珍貴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現在是全人類共同追求的普世價值,而地方歷史文化的維護,正是對世界遺產保護運動的具體呼應;根據文化局近年對地區四鄉五島進行軍事設施調查研究,包括防空洞、碉堡、坑道等防空避難設施,高達二百五十六座,密度堪稱世界之最,也因此,該局正積極爭取將如此豐富的戰爭地景登錄為聯合國世界遺產,馬祖即納入成為「金馬戰地文化」的世遺潛力點之一。
台灣近年來積極地投入世界遺產登錄的訴求,文建會提出十七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來向國際行銷。像在澳門舉辦的第三屆國際旅遊與世界遺產旅遊博覽會,「馬祖戰地文化」也不缺席,在縣府排除萬難隨同文建會前往參展,展館中並設置一處模擬的防空洞,可入內體驗及觀賞馬祖坑道歷史影片,會展人員還穿上自衛隊服裝,親切招呼來訪嘉賓,果然成功吸引國際旅客的目光。
而為配合馬祖戰地文化爭取登錄為世界遺產,提升民間認同與支持,縣府日前也特別舉辦「世界遺產與地方保存-2010馬祖研究學術論文發表會」,討論主題為「世界遺產與地方保存」,發表十三篇相關專論,有效凝聚官方及學界的共識,提升社區對於地方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觀念,大家都對馬祖能成為世界遺產,是相當期待及有著高度信心。
不過,馬祖成為世界遺產,目前的危機是來自民間,因為依現行申請及考評機制,要成為世界遺產,民間及社區的認同與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評審都是單槍匹馬直接前往現勘及與當地民眾溝通,如果當地民眾都不認同,評審們也實在很難會點頭。
我們肯定縣府正全力推動馬祖列入世界遺產,並希望藉由社區力量協助推動,透過社區居民參與指認的過程,豐富這些標的歷史深度,並且轉化戰爭地景所承載的負面記憶,讓馬祖做為世界史斷面的證據,帶領社區成員認識世界遺產及馬祖的構想,在這攸關馬祖前景的過程中,我們希望住民能團結一致,減少非理性的獨斷雜音,成為世界遺產才有成功的一天。
支持馬祖戰地文化成為世界遺產
- 201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