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打造無菸公共場所,自2009年1月11日起擴大施行菸害防制法禁菸規定,距離新菸害防制法實施至今已快二年,拒絕菸害已逐漸成為一般生活規範,無論室內或戶外公共場所的二手菸暴露均有逐漸減少的現象,拒菸、防制菸害的社會氛圍逐漸形成。
不過,新菸害防制法實施至今,三人以上的公共場所,還是可以看見有人抽菸,全面打造無菸公共場所的執行力,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推動無菸環境是一項長期工作,公部門需要不斷加強對營業場所的宣導,呼籲業者配合張貼禁菸標示,同時也需要加強取締,落實禁菸的政策。加強「室內不吸菸」的教育宣導和執法取締,確保室內禁菸全面落實,讓民眾體驗到無菸環境的好處,才能進而逐步醞釀對擴大室外無菸環境的支持。
二手菸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吸菸者有選擇傷害自己健康的權利,卻沒有傷害他人的權利。以往透過政府及民間的力量推行各種禁菸活動,雖略具成效,但在新法未通過前,對於在禁菸場所吸菸而拒不合作者,並無罰則而莫可奈何,如今已有法律明文規定,若發現在禁菸場所之吸菸行為,人人均得以勸阻,若勸阻無效,可向各地衛生局提出檢舉,對吸菸者依法處以罰鍰。
菸害防制法新規定雖然實施快二年,但不能否認,對於成人族群及青少年吸菸議題、網咖與室內工作場所等禁菸場所,落實無菸環境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改善。營造健康的城市,讓民眾居住在清新的生活環境,提升國人健康,是政府必須致力執行的政策目標,也是責無旁貸的責任。主管機關也唯有落實執法,加強重點場所的輔導稽查,澈底消除菸害,才能盡到維護民眾建康之責。
在實務的做法上,除了禁止並取締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活動,提高菸品健康捐等,減少菸品銷售量措施外,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去克服吸菸者的菸癮和心理感受,可以透過以當事人、家人及同事、親友遠離二手菸,確保健康的溫情訴求,並提供適當的多元化戒菸協助及獎勵,加強各營業場所對菸害防制規定的堅持及配合,最重要的是,公權力也必須強力的執法,早日來根絕菸害,並倡導不吸菸文化, 建立健康快樂的非菸家園!
菸之於人類,有百害而無一利,菸害的防制是世界的潮流,也是刻不容緩的工作,更絕對是一件百分之百正確的政策。菸害防制法新制上路後,從執法單位、一般民眾、營業商家、吸菸族及菸商等,全都必須面對政策的執行所帶來的壓力與困境,然這固然是時代之所趨,也是國民健康十分關鍵的議題,更是一項深具正面意義的政策,自應由個人、社會與政府同心協力,以「戒菸反菸,人人有責」的精神共同努力,才能迎接無菸的健康新時代於未來。
落實菸害防制法
- 201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