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業推動之期待

  • 2010-10-27
 縣府文化局獲文建會補助積極著手成立縣級「文創產業推動中心」,邀請文創領域專家及推手協助,進行各鄉調查,找出有潛力的馬祖開發產業,但首要之務是建立馬祖從縣府到地方對於文創產業的認識 。
 一個瀕臨關門的客家產業,客家桐花祭經由產品的重新包裝設計以及大型活動的推動後,產業不但復燃,執行至今更是各個文化創意產業的學習典範,可見規劃創意、包裝宣傳對一個產業的重要性。
 產業文化化與文化產業化是1994年在推動社區營造之初提出想法。產業文化指的是產業所具有的文化。當一部分的產業開始發揮其生產文化內容,並進而以產業文化為主要的傳達資訊時,這些產業也變身成為文化產業。如不同於一般專重生產的陶瓷工廠,而在陶瓷生產製作的歷史中找出文化意涵,設計成為參觀者所可學習體會的對象,以成為新型的文化產業;客家桐花祭也是經過創意,形塑特色品牌。凡為共同承擔、開創、經營與利益回饋的主體,以社區原有的文史、技術、自然等資源為基礎,經過資源的發現、確認、活用等方法而發展出來的,提供社區生活、生產、生態、生命等社區文化的分享、體驗與學習的產業。
 文化產業受到重視的深層因素,都市化增加、傳統的價值觀念,近年來台灣以社區、地方為重點的在地文化產業或私人產業結合,屬性明確,目標清楚,都為文化產業挹注了新的力量。
 就目前觀光事業,大體上已有較明確的政策指引,例如遊樂區開闢風景區的建設、國家公園的設置,大都是以自然景觀與休憩場所為主,而社區傳統文化創意漸受重視,此例資料分析可見民眾力求工作外的休閒活動是近幾年來的主流。旅遊點的選擇,除以娛樂性較強的場所為主,漸漸地民眾的選擇亦趨於知性的博物館,及具有不同文化表徵的特殊性為其標的。
 國民觀光旅遊的對象,隨著文化政策及消費習性的改變,部分都朝向人文設施上,如文化資產保存景點、古蹟、異族群文化或生態地景等,是最主要被參觀的景點。一般因好奇而以國外為選擇旅遊動機已漸次減少,相對地都以在地文化創意工程為主體,觀眾的性向興趣轉換,可造成文化產業的機制,也是營運的動力。
 現今首要之務是建立馬祖從上到下對於文創產業的認識,政策及執行面的討論,瞭解文創中心扮演角色為何,以及未來如何協助業者轉型,讓文化創意產業在馬祖四鄉五島能在社協成立後,如星星火花般蔓延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