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為回饋社會及落實對外島官兵的服務,推出了高亮地區免費孝親電話服務;立榮航空也要在12月初開辦馬祖弱勢鄉親遊花博活動,提供四十位名額。這兩件看似平常的舉動,卻讓馬祖民眾感受到企業回饋的具體作為。中華電信及立榮航空在馬祖都算是業界的龍頭,甚至是獨佔企業,或許在整體營運上不見得是利益驚人,但從企業回饋與整體形象出發,兩大企業拋磚引玉可以提供馬祖一些在地企業一些啟示。
馬祖地區民眾對企業回饋其實並不陌生,像是台灣電力公司每年都會定期定額回饋各鄉,雖然台電在馬祖的整體營運仍處虧損狀態;中華電信亦是如此,但這些大企業從公營轉型到民營的過程中,都在設法爭取社會及消費者的認同,回饋是爭取形象最快的方式,有時不在於金額的多與少,其象徵的意義更甚於一切。
企業經營本質上必然是以營利為目標,否則一個不能產生利潤的企業體,它的存在對員工、股東、社會是毫無意義,但企業不應以賺錢為唯一目的,而應以顧及社會倫理的前提下,追求最佳的經濟利益,企業的穩定經營與長期發展,勢必依賴社會全體的支持與貢獻,絕對無法單打獨鬥的運作。我們以立榮航空公司在馬祖的經營為例,因為各種主客觀因素,立榮在馬祖算是獨家經營,對於消費者而言可能是唯一的選擇,這時候就更要重視所謂的企業形象,因為除了馬祖還有很多其它航線要營運;重視整體形象的企業要能與消費者站在共存共榮的立場出發,如此方能興隆暢旺。
隨著地區發展需求層次的提升,各種企業界與社會、個人的關係日益緊密,企業體運用社會資源創造利潤之餘,更應對整個社會積極的奉獻回饋,亦即履行對社會的責任。我們再以地區的營造業者為例,包工程賺錢是天經地義,但在建設的過程中難免會影響民眾的生活品質,對於一些「舉手之勞」的回饋難道不應該?近年來很多地區營造業者為讓工程更順利進行,降低所謂不必要的干擾,已經開始學會敦親睦鄰與回饋社會的新作為,有這種想法與做法對企業及民眾而言都是好事一件。
企業自發性的承擔社會責任,必須在消費者及一般公眾心目中形成正面的評價,而間接的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因此企業為謀永續的經營與成長,只重視市場導向的政策是不夠的,有良好社會大環境的支持,才是企業經營的主導力量,發展也才能長久。馬祖地方小,企業要落實回饋其實不難,花的錢也不多,建立良好的社會觀感在一念之間,往往形象是無法用金錢加以衡量的。
企業回饋與整體形象
- 20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