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這八、九年來增添許多景觀工程與人行道、涼亭,還有木製與石材的休閒步道,不僅提供民眾出外踏青的場所,也讓遊客前來馬祖能循著這些平穩、安全的設施欣賞地區美景。不過,有建設就需要錢,在政府財政困窘之下,是有必要做更審慎、周延的規劃。
財政部一份關於我國負債比例的報告指出,截至目前我國政府已舉債額度佔總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三十七,逼近法定舉債上限百分之四十;這之中除了有歷年政府支出以補助地方建設,實行中央政策所做出的花費,還有行政院振興經濟擴大建設特別預算,以及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等災後重建經費,甚至消費券,都是政府另行舉債所做的投資。
如此舉債不盡然是不好,只要與減稅、降息等措施妥善搭配,還有刺激消費、帶動產業活絡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民間不敢投資,政府主動提出需求,讓賴以維生的產業有單子接,A業者再把自己所接到的案子一部分零件向B業者採購,B再向C買,整個生產鏈就因此活絡起來,各家業者所賺到的資金,理論上也會用來聘請員工與再度生產、投資。
可是在經濟大環境還沒改善之前,政府的銀彈總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提供資源給公家單位、餵飽接政府案子的業者;在國家債台高築的今天形勢愈顯嚴峻;我們傾聽民眾聲音,積極興建巷燈、步道也不是不好,只不過資源有限,所以更需要謹慎、周延的規劃。
地方大大小小的工程和慶典活動除了由縣政府來辦,也有的是由各鄉公所辦理;我們認為在事前應該有完整的戰略規劃會議,民意當然要聽,但主辦機關自上到下心中要有共同的藍圖和目標,各個部門主動做好跨部門的協調合作,積極的推動工作項目,集中力量、資源,把地方事務落實。
同樣的在慶典活動,也需要各個局室一起坐下來談,先討論明年度要宣揚的主題和價值,例如馬祖所具有的戰地、有機、無毒、以及常民、信仰文化等,有了戰略架構之後,再討論如何集中資源、整合各個零散的計畫來強化宣傳的功效。當然承辦的各局室也要加強橫向聯繫。各局室上個月檢討政見實現作為時已經有集中資源的共識,我們期盼這樣的共識能儘速落實。
珍惜建設資源 跨域整合力量
- 20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