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整體基調一致的閩東風貌

  • 2011-05-07
 閩東風貌是馬祖建築的代名詞,近年來,不論是村莊聚落還是公共建設,政府無不大力配合整體城鄉風貌來營造其特色,但建設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不搭調的情況。今年度地區各鄉島在政策配合與經費挹注下,有許多傳統閩東建築要修護甚至重建,這是政府挽救整體基調一致的好機會,可以透過補助辦法中的規範來落實這個目標。
 一塊石頭影響一面牆,一面牆影響整個聚落,別小看砌石這項不起眼的小動作,聚落的整體風格往往呈現在一片石牆上,影響是十分深遠的。閩東傳統建築砌石工法很多,過去多年來,馬祖各大小聚落都可見不同型式的砌石矮牆,但各家所呈現出來的基調不可能一致,所謂的「亂石砌」,在部份年輕師傅施工下就成了「亂砌」,這對馬祖未來聚落保存將形成無可挽救的後遺症,趁著現在尚未大量出現所謂「亂砌」的局面之前,有必要把砌石工法的基調做統一的認定,有利於日後整體景觀的加分。
 在公共建設方面,近年來許多所謂的專業顧問公司在設計與閩東風貌有關的公共建築時,把現代建築加入閩東風貌元素,但往往矯枉過正,最後呈現出來的作品反而有的很突兀,這就是缺乏統一基調的嚴重後遺症。傳統風貌的重現是未來馬祖地區十分重要的工程及城鄉新風貌塑造的課題,傳統技藝如何與建築風格相融合,是要多用心考量的。
 保存的最終目的是落實再利用的價值,如果純粹只是外觀的復原及保存,聚落重生的機會不大也不長久。馬祖古厝興建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當初先民智慧的表現,同樣的道理運用在目前的現況之上,也要因時制宜,以日後再利用的需求角度出發,或可找到具體又可行的方向。最近地方相關在建管方向的問題日漸重視,也慢慢開始見到成效,顯示管制仍是未來主導城鄉風貌重要的手段,重要的是把關者如何運用行政權的力量,站在輔導的立場,力求閩東風貌的一致性。
 馬祖推動聚落保存已有多年時間,過去幾年從古厝修繕到公共設施乃至於機關辦公廳舍,大家都在追求一股閩東風,基本上這是好的現象與理念,但要如何來落實,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公私部門要結合多元管道的力量,在一致的目標導引下前進,才能形成特色,而這種特色正是馬祖得以永續生存的元素之一。在任何公共建設事前的審核作業時,要多一份用心與堅持,而民間也要有此共識,共同給地方一個特色而不錯亂的視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