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母親節,由中央到地方、由上到下的各界人士,都在共同讚揚這個偉大的日子,我們認為,時代一直在演變,父母輩的一定要有所體認,子女們或許飛黃騰達、或許平平凡凡,但對父母的尊敬都是相去不遠,有時候不要給子女們過大的壓力,給他們天空飛翔、給他們時間喘息,或許是希望子女成龍成鳳之外的另一種適當期待與相處方式。
一年一度母親節,地區依據往例連日在各鄉都處處洋溢著熱鬧、溫馨的畫面,有舉辦出國旅遊、有致贈康乃馨、有春日健行、有製做賀卡、有表揚餐會、有學校親子活動,這些來自政府、民間、學校的巧思與安排,無非都在搏得母親歡欣,表達對母親的敬愛,此處突顯我們的倫理獲得尊重,也顯示馬祖母親有福氣。
而地區子女們彷彿也被這股氣氛所感染,不論平時是如何相處,而到了這一天,總能與家中雙親度過相敬如賓的一天,讓社會氣氛是很應景的一團和氣;畢竟這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不是家家皆能歡愉和諧、不是人人都是賢淑懂事,有光就有影,家家都有難唸的經,畢竟這些都是「家務事」,也很難為外人所能道或是干涉介入,年輕一輩有家庭問題,也頂多只能與友人提及、發發牢騷之後又回到原點。
我們知道,崇揚母親的偉大是天經地義,畢竟母親們生兒育女,操勞家務,辛苦不在話下,正因為母親的偉大,每年在母親節這一天,社會各界均以不同方式慶祝,子女們更是費盡心思,以最大熱忱、最好禮物、最動聽的言語,向母親獻出愛心,在現代的家庭,這都是理所當然,子女也不會不好意思。
相較於馬祖,台灣各地的母親節往往就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畫面,儘管我們在媒體報導中看到一些慶祝活動,但這僅是表象,國內有太多太多的母親無法過這個節日,也有不少母親流落街頭,甚至受到其子女的虐待,尤其是近來失業率增加,失業後造成家庭生活窘境,雙親處理好一點能良言相勸,相處差一點就尖酸諷刺,讓已飽受外界現實折磨的子女們更是情何以堪,糾紛就常常因此而起,家庭一旦有了變故,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社會環境的變化,對倫理的衝擊最為明顯,老一輩有些傳統觀念,其實都有改變的必要,尤其在新舊觀念衝突的當下,一些父母或許接受錯誤訊息或聽信他言,而造成偏差的價值觀,不教導正確道德觀念,反去崇拜社會上利祿,即使子女不以為然,卻又莫可奈何,徒增家庭困擾。
我們呼籲,時代真的不一樣了,兩代在接受完全不同的知識與觀念,導致現代親子關係勢必與古早有所出入,子女對父母尊敬還是有必要的,但對於老一輩的錯誤觀念與行為,要勇於勸導循循善誘,而非任其妄為滋事;而父母親們也該給子女更多的尊重,不可動不動以長輩姿態自居拒絕建言,如此一來,親子之間才能維持溝通管道,共創合諧互動的親子新時代。
馬祖父母與子女保有濃郁親情,做子女以孝為重,做父母在新的年代,觀念也要跟上脈動。
走出傳統 面對親子關係的新時代
- 201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