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馬祖海洋的慾望,是地方旅遊的最大資產,現在是如此,未來還是如此,只是開發的模式及經營方式,須隨環境而改變。過去,海是馬祖人的家庭生計命脈,未來是地方觀光產業動脈,有待相關在民國百年之際,共同再思考、推動,找出一條可長可久的經營之路。
看好馬祖休閒漁業商機,最近北竿旅行業者準備結合定置網捕撈與觀光行程,讓遊客體驗現撈、現吃的價值,享受漁村生活的樂趣,地方政府樂見其成,並建議南竿也可嘗試評估定置網,養殖與休閒結合的可能性。
根據專家指出,定置網漁業是節能且符合生態漁法的一種沿岸資源管理與培育型的漁業,為箱網養殖產業之母;定置網漁場可建構海洋牧場的功能,帶動觀光休閒事業的發展,塑造地區產業特色。以台灣定置網漁業公司舉例,定置網漁業可以提供海釣、潛水、海上活動,也可讓遊客體驗純樸漁村生活,一切漁獲讓遊客現捉、現煮、現吃,既刺激又能貼近自然;同時發展漁村民宿、成為國家海洋教育園區,上述也都是專家、學者所建議的功能。
近日,中研院院士廖一久在「國家百年科技史的回顧與前瞻」中演講,談到「台灣的水產業何去何從」提出,台灣發展水產業有得天獨厚環境,應積極培育人才,才有未來。
廖一久引用管理學之父Drucker名言:「在即將邁入新世紀中,最令人期待的產業不是網際網路,而是水產養殖。」他談到台灣水產業正面臨十字路口關鍵時刻,應加強研發台灣具優勢的領域,台灣水產業才有展望。
反觀馬祖也是如此, 再說地區養殖不論是在技術與環境方面,雖不如台灣及大陸地區,但不代表不能發展這個產業;馬祖以其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規劃爭取兩岸養殖產品交流的中介點;或研發特色的養殖產品,在市場上做區隔,有生存的空間;再結合定置網捕撈的發展,不但產業多面向發展,旅遊的行程也豐富化。
地區的海域經調查富含營養鹽,是非常適合推廣海水養殖的,缺點是無天然封閉的澳口可供屏障,海上養殖隱藏的風險甚高;再者,養殖需要的人力與技術需尋求克服的。因此,以馬祖現有的環境及養殖能量來說,朝精緻高品質方向是比較可行的,而其中又以淡菜養殖比較具特色。現行淡菜養殖技術僅止於傳統的做法,應朝現代化育肥技術研發,才能有穩定的供貨量與品質。
轉型是為了生存,養殖、捕撈都是辛苦、高風險的行業,所以要推廣的物種與方式,一定要做好事前完整的評估,否則血本無歸是常有的事。
永續馬祖海洋的慾望
- 20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