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夏天馬祖經常辦活動的季節,每逢週末幾乎都有不同單位所辦理的講座、健行和趣味競賽,及許許多多值得一上的課程,每一種都具有啟發性;不過我們發現,在標榜環保、衛生的活動中發放大量宣導品,某種程度可能是另一種對環境的負擔,在兼顧吸引學員,與愛護地球、維護民眾健康等考量下,能否在宣導品(包含活動餐點)的形式和量上面作一些改變?
目前我們在馬祖常收到的宣導品包括洗衣精、洗碗精、洗衣粉及各式清潔用品,還有手電筒、原子筆和筆記本,及其他餐具或生活物資;都是主辦單位細心想出來的贈品,目的是吸引民眾多多參加。觀察每次健行活動或環保宣示活動,甚至是衛生單位所舉辦的醫護保健課程,都因為宣導品的存在,而增加不少民眾。
如果活動結束時接近午、晚餐時間,通常主辦單位會考慮提供便當;如果是其他時間,則是考慮提供餐盒,裡面有甜的飲料、兩三個麵包和蛋糕。餐盒和便當也是許多鄉親參與活動的期待。
我們拿得很開心,吃得很開心,有沒有想過這些東西數量一多,也同樣是消耗大地的資源?我們標榜環保,卻一樣喜歡許多石化產業所製造出來的清潔用品;我們標榜健康,外食便當的油炸肉品,卻依然沒有節制;響應節能減碳,每次參加活動甚至是活動之後的作為,卻跟這個口號背道而馳,這樣的我們能夠心安嗎?
讓我們重新思考舉辦這些活動的意義,讓我們重新思考參加這些活動的意涵,馬祖從來不缺熱鬧的宣導活動,所缺乏的是一個真正體悟的心,和身體力行的努力,就讓我們從最小的宣導品和免費供餐作起,改變這個不太環保、健康的循環。
或許主辦單位會說,不提供宣導品和餐點,怎麼會有人來?這個說法也是建立在辦過無數活動的經驗之上,是沒錯,但是我們可以在質和量上做個調整,接近中午為甚麼不能訂麵包餐盒?裡面選的都是傳統,且低鹽、低糖、不油膩的麵包,甚至傳統的馬祖大餅就是一個好選項;宣導品可以選擇環保原料再生的清潔劑,或者其他有環保、節能標章的物品,經過環保署與經濟部能源局等有關機關認證、環保、節能有保障。
提出這個觀點乃是拋磚引玉,要真正作到環保和健康,不僅主辦單位要努力,民眾的心態也要改變,要真正謙卑地對環保和健康發生興趣,宣導品和餐點則可以作為參加的一個契機,一種額外的回饋。
環保節約,由我們作起
- 201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