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間帶對馬祖而言,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潮間帶海洋生物資源,除魚類資源外,尚蘊藏著眾多的資源,長期以來,居民對潮間帶利用,已成了是一項生計工作,亦是娛樂排遣時間的生活模式。但近年來,馬祖列島的海洋資源已大幅銳減,網目過小的圍網、過度的撿撈活動、大陸漁船非法的漁撈方式、漁船廢棄物任意的傾倒、漂流不散的垃圾、公共設施的建設、觀光事業帶來的影響等種種原因,都已嚴重衝擊馬祖列島海岸潮間帶生態。
潮間帶繽紛多彩的生物資源,豐富了馬祖當地的美食文化,改善了當地的漁民生計,但是這些上天賜給我們的寶物,如果沒有對牠們的生存環境深切的加以瞭解,並訂定一套永續發展的繁衍與利用的計畫,便毫無節制的捕捉,終有一天,這些上天的珍寶也有耗盡的一天。
以澎湖為例,野生紫菜產量甚豐。相較之下,某些地方就有一套較完整的制度,尤以白沙赤崁村最為出色。赤崁村龍德宮設有公產委員會專責北海紫菜採收與經營管理,舉凡採集資格、紫菜單的發放、人員造冊、漁船編組、現場管理、看守員遴聘、採集權出標、漁禁期的規定等,皆有一套合理的公約。除了合乎生態保育的精神,此套制度更可消弭紫菜領域衝突,整合漁村,為討漁生命共同體樹立絕佳典範。
馬祖列島潮間帶的枯竭,主要來自過度的捕捉。潮間帶生物繁衍與保育對於生態環境及馬祖的美食文化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此絕不能坐視環境污染、過度的開發潮間帶,以及毫無節制的濫捕,政府部門應訂定相關的法令,對於潮間帶枯竭的問題予以約束管制。因此,呼籲全面建立馬祖列島海洋生物基礎資料,提供保育工作執行依據;訂定法令保護,加強捕撈漁具的管制;建立綿密的海洋巡邏網,以確實杜絕濫捕、濫採的活動;對漁民及民眾做海洋生態保育宣導教育,透過積極作為,讓馬祖潮間帶能夠永續生存經營。
在國外,有許多國家的漁業政策都有獵捕限制的相關規定,而他們的漁民都能確實的遵守規定,希望我們也能深切體認到資源永續利用的意義,確實的遵守相關規定,這樣馬祖的生態旅遊與美食文化,才能不斷地永續下去!
共同正視潮間帶生態保育
- 201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