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中的受教品質和環境,不單單是馬中家長關注的焦點,更是所有國中小家長關切的指標,因為它牽動家長決定是否留下子女在地就讀的取向,也解構過去因保送而留在馬中的舊框,因此必須掃除傳統窠臼,精益求精,成為在地家長、學生的首選。
馬中家長會在關注的焦點,其實是各國中小家長會的焦距延伸,將來子女升讀階段勢必面對選項。近年,馬中的學生人數維持穩定,已不純粹是保送列車再等候,而是地方學生素質提升,不輸給台灣,家長考量在地受教可就近照料,升讀大學一樣可以憑實力錄取較佳校系;在學生素質提升同時,校方受教品質更須精進,若因人為因素而降低品牌,等於減低家長的信賴。
地方從幼稚教育到國中小的受教,已達水平,且不像過去輸在起跑點,如今馬中家長憂心的是不因高中課程不穩定,是困於部分教師週末差假,而輸在最後的衝刺。的確,校方有必要檢討,也可藉由家長的反映,做澈底的修正,也未嘗不是好事。
我們不是否認馬中教學品質,以及教師認真付出辛勞,而是校務行政如公差假、週末差假必須有所管理,以及校方凝聚全校師生的向心力,前述問題自然而解,家長心中牽掛的結也會化解。
公教人員的差假管理辦法的精神是一樣,完全在於個人,除對這份工作的看重與否外,再者,校方管理是關鍵,差假、給公假必須嚴格,絕不可氾濫,家長們希望校方不要因教師趕不回來而調課,或是所謂自習。至於,校方凝聚全校老師的向心力,在於用心經營,主導者要自我犧牲,以及真心付出,與教師融入一片,讓老師樂於付出,也感光榮。對學生關懷,只要平日多些互動,自會拉近距離。
馬祖家長會最好溝通,家長委員對學校都會支持,家長會長更是付出,馬中會長林惠萍很認真,從連繫家長委員、訪問家長、學生,以及收集家長反映提案,家長委員們特予讚美和肯定。校方多與家長會溝通並保持密切互動,對學校是加分。
教育工作不怕有問題,我們期望經由這次家長會和校方面對面的交換意見,相信對學校是正面的,校方也要朝此正向思考,將問題現象加以排除,很快就可導回常軌運作。其實家長所提問題現象不難處置,一切回歸制度、法令面「照表操課」,最主要的議題即可解決,其他團隊精神等有待主導者經營付出。至盼!
在地家長對馬中的期許
-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