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亂葬源頭在公墓地不足

  • 2011-05-21
 土地清淨在源頭,如果公墓空間不足是亂葬的源頭,那鄉公所責無旁貸要串起馬祖人間及土地上的循環。當社會大眾皆痛心山坡墳墓區塊開挖、周邊樹木砍伐時,我們要反思現有公共殯葬空間是否充足提供,或滿足年長鄉親及家屬需求;不可否認這也是長期造成亂葬的源頭主因之一,也是民眾及家屬不得已的無奈,期盼鄉公所務必列為拯救淨土的首要鄉務,尤以南竿為最,視為推動保土志業。
 本報昨社論建議解決亂葬問題,採三管齊下,首先加速公墓及火化場的改善與設置、提高遷葬誘因、最後對於非法亂葬者給予重罰,三個處理面向缺一不可,必須同步進行。凡事要找源頭,其實造成長期以來亂葬最大源頭是公墓空間無法滿足需求,甚至無法提供年長者預定,以及殯葬周邊相關設施、服務不足等。
 我們也一再強調,民眾是可以被教育的,大家也會守法;以公墓而言,經時空環境轉換,加上都市計畫法令頒訂,以及寸土寸金的狀況下,鄉親對往生者入土公墓已都能接受,除非自早已預備陰宅。再者,由於各鄉公墓大力改善,並美化成公園,鄉親接受度更高;同時,年限到後採取撿骨方式轉入納骨堂,家屬也會支持。
 對於過去滿山遍野或是主要幹道周邊都可見墳墓相伴,這是時代背景,而是在現代不是對往生者不敬,只是現今社會對於生老病死必須科學、理性的解決問題。南竿火化場近期將動工,固屬必要,但公墓擴建更是急迫,鄉公所除要落實公園化目標,打造一個殯葬好所在外,管理、服務上更不可少,納骨堂也是如此,讓年長者預見有所終,也讓在世家屬安心。
 再者,每個人都會老,我們必須考量年長者心情,尤以在地歲數高齡長者,晚年會期待安葬之處,家屬的心情壓力,我們可以理解,當公墓無法滿足或提供預定空間時,山坡自有土地及買地建墓是必然的,相對造成土地資源、林木及景觀破壞;而告知法令及處罰,對民眾家屬則是次要,因為已造成傷害,地方主管部門也早已採取處罰手段,但絕非正本清源之道。
 南竿第一公墓已出現飽和,目前是一地難求,地方政府就殯葬問題也已促請公所推動執行,甚至擴及連帶附近營區規劃在內,有待積極克服,早日提供充足公墓空間。慈濟證嚴法師就環保寫了一本書「清淨在源頭」,土地也是如此,我們在為亂葬現象痛心之時,要維護及找回馬祖清淨土地,的確要先找源頭解決,像東引公墓做得好,少見路中墳墓相見及亂葬情況,企盼南竿鄉公所在環保、公墓、市場三大主要管理上,公墓空間及管理要列為保土志業。至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