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季就是這樣,機場開開關關,而旅客的焦慮心情,我們也可以理解,立榮航空被旅客質疑加班機的機動性、補位公平性也是正常現象,我們認為,只要航空公司有用心調度,不要在意有旅客不了解運作機制;同時,有誠心解決疏運,不滿意的波浪也會減弱、消弭。
馬祖霧季很長,有時天氣晴空萬里,天空一片燦爛,因雲層太低,飛機就是不能降落;有時飛到北竿上空繞了兩圈又折返,機上旅客急,候機旅客更急;旅客滯留雖會抱怨,但也知道這是沒法度。
坐不到飛機,旅客不佳心情,航空公司要感同身受;有的新旅客不了解運作機制,什麼南機北降、加班機補位方式,也是很正常,他們在現場只想可以早點坐上班機是首要。
馬祖補位方式屬特例,主要因地制宜,跟台灣本島不一樣,這也是多年經驗、民意反映,以及實際狀況而制定的特殊方式,航空公司只要照規則走,雖非各方能完全接受,但也是一個遊戲規則;不過,這套規則也不是一路用到底,航空公司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問題,或是旅客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做個彈性修正或應變。
在北竿機場起降標準降低後,除整體飛航率提高外,平情而論,立榮在南竿關場後,加班機制作業有改善;最近只要北竿開場,加班班表都預先排出,這區塊有較明顯改善;而旅客是認為南竿關場而北竿是開場時,希望南竿班機全部挪到北竿來飛;固然,航管作業上有它一定程序,但總是預期目標,航空公司要朝此努力。
我們前述,立榮最近在加班機制作業上的確有改善,但旅客進一步期待的是加班機的機動性,利用北竿在開場時,較密集飛個幾班,不但可適時疏解人潮,也會很快的紓緩滯留氣氛,所以加班機靈活調度還是目前解決滯留最有效的方式,旅客也知道加開班機不像加開班車一樣隨時可以上路,但只要航空公司盡最大能量調度,甚至不惜成本在做,不但旅客滯留可接受,也會更建立對企業的信心。
馬祖屬黃金航線,在地鄉親旅客雖有抱怨,但屬溫和理性客層,不管是不是宿命心情,其實要的不多,奢望也不會太大,只期盼誠心解決疏運,在加班機運作上多些彈性,有效輸運就很滿意了。
這20多天,天氣太不正常;不過,在加班疏運上最近已走出好的一小步,希望能更有效率啟動加班機制,建立良性運作方式,把滯留程度降到最低。立榮飛安管理眾所稱讚,未來在馬祖輸運、客製服務上也要用這套標準在做,相信對獨家經營刻板印象也會改觀。
落實加班機制 解決滯留最佳方式
- 201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