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委視察馬祖戰地文化保存維護現況,對於馬祖地方政府申遺的努力表示肯定,他肯定馬祖起步雖晚,但戰地文化的價值與金門可以並列成為台灣申遺最有利的武器。金馬是近代史中遭遇戰火摧殘最厲害的地方,金門每一平方公尺就有四顆砲彈落下,馬祖為了兩岸軍事對峙,挖出全世界密度最高的軍事坑道,走在金門與馬祖,就是活生生一部兩岸對峙的歷史,現在可以象徵從戰爭走向和平,絕對是台灣最具競爭力的申遺重點。
文建會於2002年召開評選會選出11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其間歷經多次增加,在2009年將金馬並列金馬戰地文化,又在2010年為展現金門及馬祖兩地不同文化屬性特色,決議通過將「金馬戰地文化」修改為「金門戰地文化」及「馬祖戰地文化」,因此目前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共計18處。
申遺到底在做什麼?部分鄉親可能尚一知半解,因此地方政府在擬定申遺計畫中,也將地方說明會與社區推廣納為重要一環,因為申遺是一個過程,要讓世界承認我們文化價值的重要,必須由我們自身先肯定出發,全島一心才有可為。而所謂的世界文化遺產,簡言之就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轄之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名,凡符合傑出普世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真實性(Authenticity)、完整性(Integrity),並具備適切的經營管理法規體制的實體資產,才有機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者,無一例外都成為世界觀光客趨之若鶩的景點。
監委黃煌雄對於申遺一事深具信心,早在十年前就建議金門可以申遺,現在進一步瞭解馬祖戰地文化後,則建議文建會可以將金馬戰地文化納為優先申遺的對象,不過他也提醒,金門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已經有些成果,馬祖在公部門的整合相當不錯,但尚欠缺文獻的累積,這一點金門有二個以上學術團隊的進駐,馬祖的團隊可以與其交流,一起交流合作。
馬祖自1968年起,地區國軍基於攻防一體之戰略指導與作戰任務需要,在各島以人工一刀一斧、日夜不停趕工方式,在堅硬的花崗岩中開鑿出大小坑道,坑道密度為世界之冠,形成特殊的戰地景觀。馬祖島上充滿「反攻大陸」、「蔣總統萬歲」、「爭取最後勝利」、「軍民合作」、「枕戈待旦」等標語,以及馬祖各式各樣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台、廚房、廁所等防禦工事軍事據點。這些冷戰時期戰地文化景觀,反映了當時特殊的時空情境,加上燈塔、民間信仰廟宇及碑碣,符合世界遺產認定標準第二及第四項。
馬祖過去的歷史、今天的環境,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身為馬祖一份子,我們要深以為傲,透過由內而外、由下而上的努力,喚起民眾參與熱情,形成馬祖的全民運動、共同主張,期許成為台灣第一個提出申請世界遺產登錄的縣市。
金馬戰地文化 全國申遺最具潛力點
- 201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