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違建施作 第一時間檢舉

  • 2011-06-08
 大家生活在馬祖島上,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維護這片土地資源及環境空間,不但不容許失序及失衡,更要追求公理正義,共同扮演守護角色,本報基於守望功能,規劃設立爆料專線,受理鄉親檢舉違建及環境髒亂污染案件,以突顯事件,進而達成嚇阻及教化功效,並盼大家一起擔任糾察員,即時發現及時消除後續的延伸。
 本報5月31日、6月1日社論「住的心安,循合法申請興建」兩篇,論述新、增建建築物,須申請建照,引起讀者迴響。我們一再強調,包括公務員在內,民眾是可以教育的,告知觀念及匡正行為,大家都會照著走,而取締只是處置違建的手段,罰鍰或移送法院也不是解決的唯一途徑。
 過去未經合法程序的新建、增建,不容諱言是因長期錯誤示範,變成群起效尤,愈演愈烈,但我們也發現隨著宣導、執行及民眾認知的理解,這兩年民間建造房舍多循合法建案,這是可喜現象,更值得鼓勵。除此之外,我們進一步共同扮演守護、守望角色,每一個人都發揮觀察員、糾察隊的功能,發現違建、濫墾即時反映檢舉,更可收及時止血之效。
 以一般未經合法程序的新建、增建之建物而言,建者是恐懼、僥倖交集心情,這也是對周遭事物做正常反應,取締或風聲緊時不動,事過則加緊趕工,再等樓層而起,不論是處置或是補照申請總是棘手,對主管部門是困擾,對屋主也是受損。這10年來沒有間斷的違建建物,因沒有建照,相信屋主也是深受困擾,大家不要誤為樓層健在,人也沒事,只是外界看不到有的被查報、有的跑法院。在過程中,我們在第一時間能於及時糾正、勸導,是最具成效,屋主傷害也最小。
 以未經合法程序的山林墾伐來說,也是抱著心存僥倖,尤其身居山中,人煙罕至處,先行開挖,他們也會擔心取締,也是伺機而動,外面沒有聲音就連夜施作,有反映聲音則停頓。我們要知道,不是開挖沒事,只是我們不知道他們因濫墾而受到起訴之擾。
 發現,要靠大家,執行部門不可能都知道線索,需要的是大家檢舉反映,就像身體一樣,越早預防或發現,病痛就會遠離。大家平日都在出入各巷道或空檔健行,發現有異樣,就要快速向相關反映、檢舉,這不但是為地方,也是為了對方好,更符合人民對社會公平正義及守法精神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