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對於時間非常重視,不論從事何種事務,應把「準時」列為首要;然而或是習慣、或無意,忽略時間的重要性,這固然是個人問題,有時卻會影響他人。時代在變,環境在變,其實生活習性也要變,現代人則和時間在競賽,一個注重時間的人,總是會受到尊重和好評。
不論與人相約,或從學校、公司至機關,不遲到、早退的要求及規範一直跟隨著我們,因這是公認的正確觀念及標準,一般社會大眾不宜遲到早退,更何況是受到國人高標準檢視的公務人員。因公務員的表現,大家都拿放大鏡在看,除了正常的上下班,其他像是參加重要集會或活動,就千萬不能馬虎,因為那不僅是一種禮貌,也有可能造成他人困擾,讓公部門的信譽也受到影響。
過去農漁社會,遲到與早退,似乎是許多鄉親的習慣,不論參與活動、出外旅遊,甚至私下都沒有好好掌握時間,也突顯其個人不好的生活習性,也是不好的示範,機關組織就該開導及制度化才是正途。
守時,是一種習慣,在馬祖沒有交通阻塞問題,大家有約或是參加聚會活動,可以早做準備,從從容容出門,最理想是提早5-10分鐘到達,不但自己輕鬆也不趕車,同時也是禮貌,對方對你準時留下印象,更可建立自己的品牌。
一般人長期習慣是晚些時間到,沒有影響,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不要說影響對方,對自己的生活作息及態度行為才是造成負面的深層影響,久之便成壞習慣,對子女的行為及價值觀也會產生潛移默化,朋友之間也會產生不佳的信任。
在公職部分,休假是權利,照程序申請或是口頭報告,在不影響業務下,主官管都會准假,把程序走完,出門也安心,回家亦放心。不只休假如此,公差假更應向主官說明開會的性質,要表達什麼,任務結束返回任所後,也更要報告在會中說了什麼,這是公差假基本處理方式,而非公差假結束,任務也跟著結束。
現今台馬間已不是距離,只要班機正常,來去很快,家中有事或是休假散心,順利的話,一個多小時就到台北,更可當日往返;同時電話連線便捷,網際網路發達,不管是影像或是通話都很方便,在聯繫上已不像過往。守時、準時是生活基本態度,不遲到、早退更是上班族基本要求,大家共勉之。
看重時間 做好管理
- 201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