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競選期間在一場政策談話的座談會中,曾經提出台灣要推動永續、有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這個方向絕對是正確的,而且是過去台灣發展嚴重不足處。台灣四面環海,大家都可以理解海洋政策的重要性,而馬祖更是與海相伴,以海洋發展為重,惟過去長期專業及人力不足,在養殖、海洋觀光及海洋經理管理部分,都採土方煉鋼或委外方式辦理,至今未能有效發展出馬祖各項海洋優勢,海大的進駐似乎讓我們看到一線曙光,可望為馬祖產業發展注入活力。
地方政府及民意代表爭取多年的大學院校進駐,終於在各界努力下成真,教育部鑑於少子化規劃調整高等教育規模,爰政策上不再同意設立分部。但此次考量馬祖子弟在地接受高等教育機會,以及地方產業發展需求,教育部破天荒同意國立海洋大學規劃,在馬祖設立三個學士學程,也同意招收陸生,讓兩岸合作增加更多可能性。
這樣的發展其實是雙贏,就馬祖而言,海洋發展是必然的方向,目前馬祖中生代仍有許多當年畢業於基隆海事或海大的鄉親,當然就是期許在馬祖有更多的發展,惟現今漁業人才老化斷層、又無足夠的產業規模,如今反而得要依靠大陸漁工技術及人力方得作業,無法自給自足、無法升級精緻,都讓馬祖有著難以自圓其說的難堪。
但馬祖擁有鄰近大陸的優勢,以與馬祖同名的大陸連江縣為例,水產養殖業已經成為福建省縣級城市第一,總產值超過200億,在中國也處於第二的領先地位,整個福建沿岸水產漁業及海洋運輸業是主流產業,也因此海大可將眼光放眼大陸,今年大陸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在福州海峽會展中心開幕,海大校長便是馬祖參加漁博會代表團成員之一,著手開始海大招收陸生的宣傳事宜。
日前海大海運暨管理學院桑國忠院長更特別拜訪大陸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台灣辦事處,對於未來海大學生參訪及交流、馬祖校區互動實習、陸生招生等進行意見交換。大陸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下屬單位包括福州港務集團公司、福建東方海運公司、福州航運學校,廈門市海員培訓中心等,含括航運、港口、物流、運輸等相關產業完整且豐富。海大透過馬祖對大陸的區位優勢及海域,以及海洋生態資源豐富,絕對是海大擴展契機,並且同步有招收陸生及加強兩岸漁業、養殖合作交流以及海洋經營管理的多重優點,因此在馬祖設分部,亦為其著眼未來發展重要之舉。
為吸引學生參與,此次地方政府與海大都投入很多的資源,給予學生生活補助費、往來船費及企業實習等多重承諾;海大校長也表示,未來可望於馬祖校區設立研究中心及產學中心,協助當地發展養殖、食品、觀光或文創產業,促進地方產業發展。
馬祖無論是產業或觀光發展,都與海洋密不可分,地方政府此次成功打出一記好球,我們期望海大的進駐,成為馬祖專業與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社論/海大進駐挹注馬祖產業活力
-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