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用影像永留馬祖時光

  • 2016-11-28
 2016年「馬祖時光」人文影片比賽日前舉辦頒獎典禮及影片分享會,現場除了影片欣賞,縣府文化局並邀請得獎者分享創作概念,用影像永留馬祖時光,並讓更多人能夠透過影像,重新回溯認識馬祖的歷史與文化。
 關於馬祖的文化記錄,目前可說是寫文字的比拍影像的多,而就拍影像而言,照片攝影又遠比影片拍攝多得多,每次地區節慶活動時,現場可見數十台照相機猛拍,但是卻少見錄影機,由此可見地區動態影像記錄的風氣不興與人才缺乏,也使得馬祖影音歷史紀錄一直十分缺乏。
 這次「馬祖時光」人文影片比賽相當有意義,以社會組第一名的「歌聲蓋被」為例,該片儘管包括運鏡、收音、剪接等都是土法煉鋼,也沒有專業的調光校色、後製特效,但該片用馬祖話吟唱出馬祖人的在地故事,主題內容是我國影音製作所少見,作品令人感動,更是馬祖語言的珍貴文化記錄。
 本報重視馬祖故事的記錄,除了文字、照片記錄,本報也在民國102年3月29日領先其他離島報紙,進行錄製影音新聞,首播的影音新聞是「三二九青年節表揚大會」與「小狗咬雞案」2則影音新聞,而後本報不斷累積與創新,目前本報的影音新聞已受各界肯定,並且多次被台灣新聞媒體所引用報導,本報影音新聞雖然沒有專業剪接或特效,但是影片中的馬祖人事物,就是最重要的歷史紀錄與最獨特的文化吸引力,這也是本報推動影音化的原因所在。
 為了鼓勵馬祖影像的累積,我們期望像「馬祖時光」的影像徵集與比賽能夠持續舉辦,累積更多馬祖的影音故事,並且公部門可以開辦簡易的剪接課程,目前非線性剪接軟體非常方便,不像過去在磁帶時代剪接工作耗時費工,現在只要彈指之間,就能夠完成一部影片,如果民眾能善用這些剪接軟體,將能大大發揮影片效益。
 另外,影片中的配樂扮演重要角色,地區相關部門應儘快提供馬祖相關歌曲的「創用CC」線上授權,讓影片製作者能安心使用這些馬祖歌曲於影片中,而馬祖相關歌曲、馬祖話童謠吟唱等也能夠透過這些影片得到推廣流傳,相得益彰。
 地區錄影記錄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由於智慧手機的發展,使得地區影音產量大增,很多鄉親已經開始有用手機錄影或手機直播的經驗,行動裝置的影音記錄,將是未來馬祖影音資料庫重要的素材來源,相關部門應有計畫地進行徵集與保存,為馬祖下一代留下影音文化資產。
 今日的馬祖事件拍攝,就是明日的馬祖影音歷史,馬祖影像記錄不能僅靠官方委外攝錄,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攝影機進入家庭、社區,讓家庭、社區用自己的觀點記錄在地故事,期望未來有更多鄉親願意拍下生活周遭的故事,用影音寫馬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