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北竿鄉公所規劃建造雙心石滬後,東引鄉公所再推力作,近期的聚落景觀改善工程,將南澳中路聚落不少老房子漆成五顏六色。兩項工程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增加或凸顯在地觀光特色,企圖營造更好觀光環境,但結果卻讓外界負面評論如潮,背後的原因值得深入討論。
「藍眼淚」為馬祖創造了史無前例的觀光熱潮,明年有可能吸引更多觀光客前來,北竿鄉公所構想以雙心石滬刺激「藍眼淚」發光,企圖營造心型的「藍眼淚」,成為另一個特色,但作法粗糙,明顯欠缺思慮,更別說擺明抄襲澎湖的「創意」,如何能獲得掌聲?
「藍眼淚」本來就是天然存在,何需加以人工?觀光客遠道而來,難道是為了看人工造景的「藍眼淚」?也難怪引發在地民眾激烈反彈;而東引中澳聚落的老屋彩繪,用色風格大膽,頗有北歐小漁村的情調,讓不少人眼睛為之一亮。但看似用心規劃的景觀特色,其「必要性」與北竿石滬同樣面臨質疑。可以看出北竿、東引亟欲表現出自己的特色,但公部門也要思考「我們真的需要這些建設嗎?」。
馬祖的觀光發展一直缺乏主體性,不論是自然景觀還是閩東聚落,任何變動都應謹慎評估,確實在保存上有其難度,政府單位想要改善,往往不得其門而入,但一味的模仿並不會為馬祖帶來加分,其實維持原始風貌同樣也是觀光發展方向之一。
同時,地區的民意監督機制也應檢討,如果連最基本的監督都失靈,如何為民眾生活把關?充分與民眾溝通討論,凝結地區共識,這是施政的基礎,上下齊心,政策的推行才會事半功倍,而上述兩造案例明顯缺乏討論,才會無端惹來罵名。
觀光建設是把雙面刃,南投中寮的玻璃空中走廊,就成為當地頗負盛名的新景點,帶來更多人氣與商機;而像金門水頭、山后聚落,就是維護早期聚落風貌,讓她以原始一面展現世人,同樣成為觀光勝地。
建設開發與原始保存,一直都是難題,其結果往往難以靠「對錯」區分。大家都知道馬祖的美在於她的天然、質樸,這是馬祖引人入勝的地方,過多的人工添加,可能只會讓馬祖愈加失去特色,全國唯一的閩東聚落、大紅大紫的「藍眼淚」奇景等特色,公部門到底想把馬祖帶往哪個方向?未來究竟如何發展?都需要跟民眾多加討論,建立起更明確的目標。否則,未來類似「雙心石滬」、「中澳聚落」的案例恐怕還會再次上演。
社論/建設與原貌的衡量 思考馬祖觀光發展定位
- 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