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鄉親著眼於島際海運遊客票價調整問題,不如著手在島嶼旅遊品質提升,才是觀光永續經營活性元素;同時票價反映成本,也是逐步回歸自由市場機制指標,未來交由業者開放經營目標。
在遊客大幅成長及流量創新高之後,公部門針對台馬、島際之間海運一般遊客票價作調整,居民均不含在內;在暑期過後,相關部門票價調整初案風向球升空,莒光旅遊相關業者提出不同聲音,29日說明會上鄉親也提出不同看法及質疑,主管部門對於鄉親所提意見,作為參考依據,因仍待精算審定,民意機關通過後實施有一定程序。
民主社會最可愛的地方,可以表達多元聲音;最可貴地方,非單一決定,所以各方表達意見都要給予尊重,在彙整各個意見後相關部門作分析,交由民意作最後決定。
交通船票價喊漲,由於馬祖交通船票價偏低,導致政府長期財政支出擴大,今年研擬莒光-南竿、東引-南竿、台灣-馬祖3條航線票價調漲,主要針對一般遊客作調整。至於,莒光業者關注重點擔心票價調漲是否會影響遊客到訪意願,對觀光產業一直居於弱勢莒光,會不會造成更大的衝擊,這層疑慮及論述,可以接受及理解,但是考慮到旅台鄉親回鄉造成負擔,難以說服大眾。
我們回顧一下,這2年莒光旺季及暑假期間搭船一位難求的窘境,今年甚至出現排斥觀光客的聲音,年年還會再出現。當然,不是說以調整票價抑制流量,而是包括人事、船隻的養護等等成本必須作反映,在減少虧損下,未來在船隻機動調度,以及服務品質作提升有回旋空間,否則永遠都是虧損,年年銀行借貸,主管機構難以施展及改善。
以離島東引、莒光島際之間旅客流量,莒光今年1-10月最高創造12萬人次流量,超越南竿-東引4萬人次流量。我們莒光還是具人氣,論景點、特色不輸給其他島嶼,尤以藍眼淚更是全島之冠。旅遊重在體驗及感受,社會大眾及旅客在乎的是旅遊環境的友善、便利,吃不到東西這才是最大隱憂,所以我們不要糾結在票價上,或是去考量旅台鄉親回來增加票價負擔,主管機關會考量民意的看法,像莒光鄉親鍾情於馬祖之星,而我們要著手在東西莒旅遊友善環境的建立,現階段要作的是提供便利、舒適環境,未來在船隻加大,安全平穩,服務品質提升,才是關鍵重點。
我們過去都是擔心失去賺錢機會,其實最可怕的是失去生存機會,同時,最擔心的應該是失去發展機會,只要我們把島嶼經營旅遊環境做好,不怕客人不上門。
社論/著眼票價調整,不如著手島嶼旅遊品質提升
- 2016-12-02